大悟縣政協主席 魏少清
創新是開創政協工作新局面的法寶。近幾年,湖北省大悟縣政協不斷探索民主評議的新思路,創新民主評議的新方法,完善民主評議新機制,豐富了政協民主監督的內涵,促進了政協自身和黨政部門的工作。
一、創新民主評議工作思路,把決定權交給常委
民主評議政策性、原則性和操作性很強,工作量大、涉及面廣、所需時間長,這就要求政協民主評議工作在思路上要有所創新。
一是確定民主評議主題,弄清民主評議目的。近幾年,大悟政協一年一個主題,先后圍繞“環境建設年”、“提高行政執行力”、“作風建設年”開展民主評議活動,使民主評議工作始終思路清晰,方向明確,目標具體。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明確民主評議的指導思路、工作原則、組織領導、評議內容和方法步驟,增強了民主評議的可行性、操作性。
二是確定評議對象,把決定權交給常委。把確定評議對象的決定權交給政協常委,年初要求政協常委提前做好調研工作,全面了解縣級國家機關和政府行政執法部門在服務質量、履職行為、廉潔自律、自身建設等方面的情況,在每年政協的第一次常委會會議上,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推薦3—4個民主評議單位。主席會議再根據常委的投票情況,擬定當年的評議對象,并以政協黨組的名義報送縣委,縣委研究同意后以正式文件批復,彰顯了政協評議工作的民主性,增強了政協常委的責任感,激發了政協常委的評議熱情,調動了常委參評的積極性。
三是《民主評議工作實施方案》報縣委批轉,把民主評議變成縣委意圖。縣委以文件形式批轉政協《民主評議工作實施方案》,改變了過去政協民主評議實施方案由政協自己拿,評議活動由政協自己組織實施的“自彈自唱”的狀況,杜絕了有的單位托領導打招呼不愿接受政協評議、有的單位到政協求情不想參加評議、有的單位找出有關文件婉拒政協評議的現象,體現了政協民主評議的嚴肅性。
二、創新民主評議工作方法,把話語權交給委員
在民主評議工作中,我們注重發揮委員的主體作用,把評議的話語權更多的交給委員,改變了過去評議活動中領導講得多、委員參與少的局面,調動了委員民主評議的積極性,推動了評議工作的開展。
深入宣傳發動,營造評議氛圍。一是堅持把民主評議工作寫進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號召委員通過不同渠道、不同途徑了解縣級國家機關和行政執法部門的工作情況。二是制定實施方案,抽調工作專班,組織委員進行系統培訓,學習民主評議的文件,明確委員的職責,調動委員參與民主評議工作的積極性。三是聯合新聞媒體,要求被評單位主要負責人在電視上作表態性發言,并開設政協“民主評議”專欄,跟蹤報道民主評議各階段活動的進展情況,監督被評單位承諾兌現情況,引導和鼓勵委員作群眾的代言人,積極參與到民主評議工作中來。
廣泛征求意見,準確掌握實情。在評議調研階段,把委員分成若干個組,深入鄉鎮、廠礦、企業、街道、社區,走村入戶,采取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設立意見箱、個別走訪、明察暗訪等方式,廣泛聽取和收集社會各界人士和人民群眾對被評單位的意見和建議。針對部分群眾心存顧慮不愿講、不敢講的情況,委員們積極宣傳中央5號文件和縣委文件精神,引導群眾敞開思想,暢所欲言,講真話、講實話、講心里話,調動群眾反映被評單位意見的積極性。
認真調查核實,原汁原味反饋意見。對評議調查獲得的大量意見,及時整理匯總。我們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采取宏觀與微觀相結合、靜態與動態相結合、面上調查與典型分析相結合、定性調查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去偽存真。區別對待群眾反映的問題,原汁原味、分層次向被評單位反饋意見,對群眾反映突出、不宜擴散的重大問題,向縣領導和被評單位領導班子通報,由被評單位領導班子成員親自整改;對共性的熱點問題,向被評單位和社會公開通報,督促被評單位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認真整改,使被評單位感受到政協民主評議是其對工作真誠幫助,而不是有意“挑刺”,故意找茬。
善意提出批評,客觀公正評議。評議階段,注重發揮自身優勢,集中精兵強將,精心撰寫評議報告。在面對面的評議中,安排具有代表性的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代表人士進行大會發言,把收集到的問題集中向被評單位反映,說明問題有理有據、合情合理,剖析問題原因客觀公正,提出整改意見“對癥下藥”,用高質量的評議發言使被評單位心悅誠服,改變了過去被評單位對政協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不夠重視,甚至把委員的評議發言當作一般性講話,抓得不力、落實不到位的局面,增強了政協民主評議的實效性。
三、創新民主評議工作機制,把評判權交給百姓
一是建章立制,使政協民主評議工作有章可循。先后制定了《縣政協民主評議情況收集、整理、報送、反饋制度》、《民主評議情況通報制度》、《民主評議問題整改回訪制度》、《民主評議效果反饋制度》、《民主評議群眾滿意測評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用制度來規范民主評議的全過程,避免了隨意性。
二是狠抓問題整改,使評議達到預期目標。在評議整改階段,本著以評促改、以評促建的精神,滿腔熱情地幫助被評部門根據評議報告和政協委員及社會各界人士發言中所列的意見、建議,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督促部門解決問題。整改階段結束后,由被評單位提交問題整改驗收申請,評議調查組再次到被評單位,聽取整改自評報告,核查評議整改情況,并深入群眾,廣泛聽取老百姓對問題整改情況的評價,最終形成民主評議綜合報告。
三是回訪問效,鞏固擴大民主評議成果。民主評議整改階段結束后一段時間,又組織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代表回訪問題當事人,了解問題整改的落實情況。通過視察、走訪等形式,對被評對象的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看辦理措施的落實率、問問題整改的滿意率,評辦理效果的持久性。要求被評對象做到“四個清楚”:對已經解決的問題,要把辦理的過程和結果講清楚;對列入計劃解決的問題,要把解決問題的計劃和時間講清楚;對列入規劃逐步解決的問題,要把目前存在的困難和解決問題的思路講清楚;對因各種原因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要把有關限制條件和原因講清楚。對落實不力的,組織開展專項視察活動,并邀請黨委、政府有關領導參加,促進問題的解決。
四是宣傳評議效果,把評判權交給百姓。創新向社會反饋政協民主評議單位工作效果的做法,組織電視臺將評議對象在評議前和評議后的服務水平、履職情況、作風建設、機關建設等情況進行對比,制作成電視專題片,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宣傳它們通過民主評議發生的變化,并再次向社會發放問題整改滿意測評表,征求人民群眾對整改成效的意見,將收集到的情況整理后向黨委、政府和被評對象的上級機關反饋,對人民群眾滿意的被評單位,授予年度“政協委員滿意單位”獎牌。
民主評議作為民主監督的一種新形式,尚處在探索、發展、完善階段,還要不斷創新、大膽實踐,逐步使民主評議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