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荊州市委員會
近年來,荊州市政協把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為政協履行職能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以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設為重點,強化基礎建設,暢通信息渠道,積極探索反映社情民意的新途徑、新辦法,及時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為市委、政府了解民情、體察民意、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的科學性、民主化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擺在突出位置
我們從強化委員思想認識入手,通過舉辦政協委員培訓班、召開社情民意工作專題會議、委員專題活動等形式,組織委員和機關干部認真學習政協章程及中央領導同志有關社情民意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上級政協有關加強政協信息工作的文件,學習先進單位開展社情民意工作的經驗。通過學習,使大家認識到,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協的一項重要的經常性、基礎性工作,增強了做好社情民意工作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市政協成立了宣傳信息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一名副主席分管和一名副秘書長分管,市政協研究室宣傳信息科總體負責。市政協黨組和主席會議十分重視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提出要把反映社情民意與辦理落實委員提案,搞好專題視察調研放在同等位置。作為政協工作的著力點和主攻方向,使政協的各項工作、各種活動都有反映社情民意的內涵。主席會議每年要研究一次信息工作,駐會正副主席每季度參與一次重點信息的調研,并帶頭撰寫信息。市政協副主席劉耀清、黃綿壽在沙市實驗小學調研時發現,該校門前的交通、消防安全存在極大的隱患,環境衛生較差等問題,撰寫了《沙市實驗小學安全隱患亟待解決》的信息,引起了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使安全隱患得到消除。我們在每年全會工作報告中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使這項工作做到有計劃、有部署、有要求、有總結。
二、強化基礎,構筑平臺,扎實推進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1、健全信息網絡體系。我們在市政協建立了全市政協信息網絡中心,設立宣傳信息科,明確宣傳信息科為收集、整理、報送社情民意信息的工作機構。在各縣市(區)政協、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中設立了20個政協信息聯絡點。政協機關加強了反映社情民意的陣地建設,創辦了《荊州政協》、《社情民意信息》、《參閱件》、《政協簡報》,同時開通了荊州政協網站,公布政協信息專用電子信箱,為委員網上報送信息提供便利,增強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時效性。近年來,我們印發內刊230多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600多條。
2、加強信息隊伍建設。我們在各縣市(區)政協、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各專委會建立信息點的基礎上,從政協委員和各民主黨派成員中聘請24名特邀信息員。這些特邀信息員是各界別推薦的,具有熱心信息工作,采集信息能力和責任心強的特點,是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骨干。我們通過專題培訓會,召開不定期座談會、約談會等形式,使大家對信息員的職責和工作特點、工作方式、辦理程序及編寫要求等業務知識有了明確的認識,發揮了特邀信息員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中的骨干作用,通過他們采用了許多質量較高的社情民意信息。同時,我們還在政協各界別中有意識地培養一些參政議政意識強,對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比較熱心,寫作能力強的重點信息員。工作中我們加強了與他們的溝通和聯系,交流信息采集技巧,鼓勵他們多提供有價值的信息。這些重點信息員在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報送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如,市政協委員趙楚輝、王英平反映的《原省管農場醫院改革遺留問題亟待解決》、《加強社保資金收支管理》等信息,針對性強,問題提得準,引起市領導的高度重視,促進了有關問題的解決。
3、完善工作程序制度。為了推進社情民意工作的規范化,一是根據全國政協和省政協的要求,從我市實際出發,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目的要求、內容形式、方法步驟、評比表彰等有關事項。二是建立審閱報送制度由分管領導審閱把關,采取不同的報送形式,對重要的信息以《社情民意信息》專刊的形式直報市委、市政府領導,涉及有關部門工作的直送有關部門和分管領導,對一些可作為調研、視察、選題參考的推薦給有關專門委員會,對于適于公開宣傳的經過綜合整理后在《荊州政協》會刊上刊登。三是規范反饋制度。及時反饋是保證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渠道暢通,調動委員和信息員積極性的有效手段。我們堅持第一時間把印發的《社情民意信息》專報向信息反映者寄送,讓他們感受到自己付出的勞動得到了認可,并加強與市委、市政府辦公室和有關部門的聯系,對市黨政領導批示和有關部門吸納的,及時通過電話、信函等形式轉告反映者,努力做到委員反映的社情民意有去向、有回音。
4、建立目標管理機制。每年年初安排全年工作時,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為年度的一項重要任務,納入全年工作計劃,統一安排和部署,提出明確要求,近年來,我們在全體委員中開展“三個一”活動,其中一項就是反映一條高質量的社情民意信息。各界別和各專委會高度重視“三個一”活動,積極組織,抓好推動,使委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責任感和自覺性不斷增強。同時,我們還建立了激勵機制,將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內容,作為評選優秀政協委員條件之一,從精神和物質上給予獎勵。
三、暢通渠道,搞好綜合,努力提高政協信息質量
政協信息工作不同于黨務信息,也有別于政務信息,其主要特點是反映社情民意。荊州市政協著力暢通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做到廣泛搜集信息,快速傳遞信息,及時反饋信息,真正發揮了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直通快車”的作用,提高了信息質量,“打造”了一批精品。近年來,我們編發了73期質量較高的信息,被國務院及省、市領導批示,其中《荊江分洪安全區不安全》、《荊岳鐵路建設》、《四湖地區血防水利綜合治理》等信息,引起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被省級領導批示12篇,被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60多篇,有1篇被省政協納入主席會議議題。在工作中我們堅持做到“四個結合”:
1、把反映社情民意與提案工作結合起來。委員提案是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信息來源。我們每年在委員提案中確定一批重點提案,實行領導領銜督辦,在督辦提案中對一些突出問題,形成社情民意信息報送。例如,市政協領導對二屆五次會議第81號重點提案《關于加強白蟻防治工作的建議》進行了專題督辦。白蟻防治看似一件小事,由于地處荊江大堤,如果不及時防治,就會危及荊江大堤的安全,后患無窮。市政協將有關提案內容編成信息,專報分管領導,立即被批示,并責成房管局確定專人,成立專班,抓緊實施白蟻防治工作,并要求將辦理落實結果報市政府和市政協,提案人十分滿意。我們在督辦三屆二次會議71號重點提案《關于加大四湖流域水利血防綜合治理力度的建議》時,及時將提案內容整理成《四湖地區血吸蟲病疫情嚴重》的信息報省政協,引起省主要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連續兩年下撥大量治理資金。由于疫區范圍廣,患病人數多,歷史投入不足,四湖流域血防形勢仍十分嚴峻。我們又連續用提案和信息向全國政協反映。今年5月5日,全國政協提案委組織國家發改委、衛生部、水利部、農業部等部委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在王生鐵副主任的親自率領下,深入到江陵、監利、洪湖等重疫區視察調研,調研組回京后已向國務院寫出專題調研報告。四湖流域的血防綜合治理問題有望得到徹底解決。近年來,在我們確定的50多件重點提案中,有20多件在辦理并轉化政協信息,既反映了民意,又使提案得到了有效辦理。
2、把反映社情民意與政協調研視察活動結合起來。調查研究是政協履行職能的基本方法,也是政協獲取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我們把政協委員和特邀信息員反映的社情民意中涉及黨和政府中心工作以人民群眾關心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通過認真篩選,上報市委、市政府批轉有關部門辦理。近年來,市政協各專委會組織開展了200多次調研視察活動,形成調查報告140多份,通過調研視察獲得了大量的社情民意信息。例如調研視察反映的《關于徹底清除我市城市居民飲用水污染源的建議》、《關于加強我市水環境綜合治理的建議》、《關于我市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問題與對策》、《荊江大堤防洪標準低,亟需實施第三期加固工程》等調研報告都集中了大量社情民意信息,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3、把反映社情民意與委員發言和來信來訪結合起來。大會發言是經過委員和發言單位深思熟慮的,見解深刻;來信來訪大多是矛盾積累激化的焦點,其中蘊藏較多的社情民意。我們對來信來訪,安排專人負責接待。對來信來訪中反映的重大問題,市政協將其摘要編成信息報送市委、市政府,為市領導了解社情民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對政協例會委員的發言,我們進行認真歸納整理,匯編成委員發言摘錄,以《參閱件》報送“四大家”領導。例如,民盟荊州市委在市政協三屆三次全會上所作《科學規劃,綜合治理,積極構建人水和諧城市》的大會發言,引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視,分別作出批示,并請市政協作為2007年的重點調研課題。市政協圍繞構建荊州“人水和諧”城市進行為期2個月的系統調研,形成4個專題調研報告和《關于構建荊州人水和諧城市》的建議案。市委中心學習組組織有關部門學習市政協建議案,拉開了構建荊州人水和諧城市的序幕,建議案中18條具體建議有關部門正在落實之中。
4、把反映社情民意與發揮基層政協信息網點的作用結合起來。我們十分注重發揮縣市(區)政協反映社情民意的作用。注重來自基層組織的意見、建議和要求。加強了縣市(區)政協的溝通和聯系,充分調動積極性。許多縣市(區)政協把各項工作和活動與反映社情民意有機結合起來,在調研、視察、各種座談會中捕捉了許多有價值的信息。例如,江陵縣政協報送的《新農村建設中的安全工作亟待加強》的建議,反映農村道路交通事故不斷上升,鄉村渡口安全隱患突出,農村衛生安全令人擔憂;石首市政協反映加快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展與建設;洪湖市政協建議加強紅色文化建設等,由市政協摘編成信息報送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都迅速作出批示。近年來各縣市(區)政協向市政協報送的信息有150多條,直接報送省政協、全國政協的有14條,被同級采納的有60多條。
四、搞好服務,提供保障,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創造有利條件
在工作中我們體會到,政協機關做好服務和引導工作,就會增強政協信息網絡的活力,收到更多更好的信息資料。一是加強調研指導。先后到松滋市、公安縣、江陵縣以及民主黨派機關進行工作指導,為基層委員和特約信息員作輔導,有力推動了基層政協信息工作的開展。二是主動提供學習資料。及時印發全國政協、省政協和市政協信息參考目錄,利用簡報、內刊雜志和新聞媒體等形式刊發相關資料,讓黨派、團體、各縣市(區)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及時了解上情,使全市政協信息工作與上級政協保持一致。三是密切與省政協的聯系,隨時了解和掌握省政協的工作要求,并積極爭取省政協的幫助和指導。四是努力改善服務條件。設立專門的科室,配備了專職人員,更新了電腦、傳真、打印和影像等工作設備,夯實了工作基礎,進一步提高了服務能力和實效。
我市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省政協的要求和兄弟政協相比,還有很多有待改進的地方。如,我們的信息員隊伍還需要進一步發展,上報的信息涉及全局性、宏觀性問題的還不多。我們將以本次會議為契機,不斷改進工作,努力將我市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