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玫委員
■黃曉玫委員
?增強發展信心 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強化系統思維。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加快形成重要科創平臺共建、重大科創項目共推、重點科創企業共育、重點高層次人才共引的協同機制。
持續加大對教育、科技、人才領域的投入。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撬動作用,加快構建與我省教育、科技、人才實力、規模相適應的投入增長機制。
強化使命意識。全省高校要充分發揮創新主體作用,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推進湖北高質量發展中彰顯群體價值。
楊曉梅委員代表致公黨湖北省委會發言
■致公黨湖北省委會
?強化區域協同融通 推進湖北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堅持生態環境協同治理,推進長江大保護。加強沿江各地生態分區管控,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堅持綠色低碳協同轉型,培育發展新動能。抓好產業布局和轉移。
堅持城鄉發展協同共享,增亮民生新底色。構建一體化政務服務,推進數字化湖北建設,促進城鄉均衡化發展。
堅持區域合作協同共進,加快開放一體化。整體謀劃全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新時代“九州通衢”。
孔繁國委員代表民盟湖北省委會發言
■民盟湖北省委會
?鍛造動力電池產業鏈細分優勢 推動湖北新能源汽車突破性發展
補齊產業短板,打造產業生態圈。實施動力電池產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鍛長板、補短板,形成科學聯動的產業集群。
發揮科教研優勢,定向攻堅。打造更優創新生態,建立行業公共創新體系,搭建創新平臺,改善創新環境。
警惕產能過剩,鼓勵電池企業開拓多元化業務結構。加強頂層設計,鼓勵、引導集群式協同發展,選擇合適的市場和恰當的時機“走出去”。
劉金成委員代表民建湖北省委會發言
■民建湖北省委會
?大力發展北斗產業 助力數字湖北“新基建”
加強系統謀劃和設計。建設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湖北分中心。加快培育一批北斗龍頭企業。
推動規模化場景應用做大做強。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進一步拓展市場發力點,形成萬億市場。
集聚一批高水平團隊。組建“創新聯合體”,加強人才保留與人才吸引政策。
發揮市場和政府的合力。完善以政府資金為主導的投資方式,激發社會資本投資北斗項目。
童彥婷委員代表臺盟湖北省委會發言
■臺盟湖北省委會
?促進我省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加強培育引進,厚植產業基礎。加大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一批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
加強示范應用,打造服務平臺。建立省級人工智能項目庫,建設共享資源數據庫和公共服務平臺。
加強政策支持,推進產業融合。完善專項政策,推進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創新發展。
加強人才培養,強化智力支撐。鼓勵高校打造“人工智能+X”復合型專業培養新模式,建立省級人工智能人才數據庫。
覃揚波委員代表民革湖北省委會發言
■民革湖北省委會
?錨定鄉村振興 推動敢種田會種田愿種田愛種田
提高經營性收入水平,讓人“敢種田”。加快產業融合發展,深入實施強縣工程,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聯農帶農,促進農民增收。
推廣機械化設備應用,推動“會種田”。培養懂技術、會操作、能教學的“新農人”。
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推動“愿種田”。健全土地流轉經營服務機制,鼓勵組建縣域土地流轉服務平臺。
探索一體化統籌路徑,推動“愛種田”。統籌城鄉公共服務布局。
焦泰文委員
■焦泰文委員
?優化武漢都市圈水網構架 提升流域水安全保障水平
加強統籌謀劃,高站位編制都市圈水安全發展規劃。立足都市圈流域綜合治理,科學編制都市圈現代水網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
加快重大工程建設,高標準完善都市圈水網水系格局。筑牢都市圈防洪排澇網、織密水資源配置網、打造生態水網、建設數字孿生水網。
加大區域共保聯治,高水平提升都市圈治水興水效能。完善齊抓共管的治水體制。以共同締造為引領,積極推動幸福河湖建設。
范雙濤委員代表湖北省工商聯發言
■湖北省工商聯
?著力強信心鼓斗志 持續優環境促發展
推動惠企政策落地見效。完善政策直達快享機制,探索建立政策實施效果評估機制和第三方評價機制。
落實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要求。探索建立國企與民企結對協同發展機制。
清理拖欠民企賬款。開展專項審計,加強對拖欠民企賬款的線索核實和問題整改,完善政府和央企、國企向民企給付賬款的制度。
營造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謝俊明委員
■謝俊明委員
?發揮香港獨特地位優勢作用 助力湖北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持續加強鄂港合作交流,推進湖北深層次制度型開放。借鑒港資港企在執行國際協定方面的實踐經驗,在我省各類自貿區先行先試。
發揮香港才智密集優勢,助力湖北打造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立鄂港人才交流對話機制,不斷引進湖北發展所需人才。
強化產業協同,拓展湖北向外發展新空間。鼓勵更多湖北企業赴香港上市。成立鄂港醫藥產業轉化基金。打造花湖自由貿易航空港。
程丞委員
■程丞委員
?打造荊楚文化品牌 讓世界聆聽湖北聲音
聚焦禮樂文化。做好曾侯乙編鐘申報世界記憶名錄、曾隨文化遺址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工作。
聚焦長江文化。通過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湖北段等重點項目,呈現中國的長江、世界的長江。
聚焦節慶文化。以鄂為主、“造船”出海,辦好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等;爭取外援,“借船”出海。
聚焦生態文化。打造宜恩神生態旅游關鍵節點,建設神農架世界級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
熊前榮委員代表農工黨湖北省委會發言
■農工黨湖北省委會
?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 構建高質量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堅持縣域統籌,強化“一個龍頭”引領。舞活試點“龍頭”,探索可復制推廣、示范引領有效路徑。建強縣級“龍頭”,加快推進全省實現縣域三級醫院全覆蓋。
夯實人才保障,實現“一套收入”分配。健全分配激勵機制,推行“縣管鄉用、鄉聘村用”機制改革,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強化數字賦能,推進“一個平臺”共享。即信息平臺共享、診療平臺共享、支付平臺共享。
龔強委員代表民進湖北省委會發言
■民進湖北省委會
?加強數字治理 優化營商環境 促進中小企業投資
推動市場競爭公平透明,拓展中小企業投資渠道。優化中小企業投資環境。
持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保障中小企業投資權益。大力發展數字供應鏈金融,支持中小企業便捷開展投融資活動。運用數字化手段,完善產業鏈資金運營和項目管理機制。
以才促投、以產聚才,提升中小企業投資質量。大力發展科技金融,推動更多金融資源流向優質中小企業。
林楨棟委員代表共青團湖北省委員會發言
■共青團湖北省委員會
?大力促進我省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筑牢四梁八柱,打造就業高地。深入實施“才聚荊楚”工程,強化惠企紓困、援企穩崗,拓展就業新動能。
錨定提質擴容,激發倍增效應。以創業帶動就業,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業扶持項目。以體系支撐就業,構建大學生就業數字化管理服務體系。以制度保障就業,構建科學合理的大學生就業工作評價體系。
聚焦精準施策,突出點面結合。強化就業觀念引導,加強就業能力提升,搭建就業服務平臺,深化就業困難幫扶政策。
陳蓉委員代表九三學社湖北省委會發言
■九三學社湖北省委會
?著力破解普惠型民營養老機構發展困境
加強統籌規劃,提升宣傳力度。對民營養老機構按照普惠型和營利型進行分類管理,加大對普惠型民營養老機構的宣傳,加快啟動低保家庭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試點。
加強隊伍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加大扶持力度,落實扶持政策。加大對普惠型民營養老機構的補貼力度。
規范管理制度,推進行業監督。構建合理的養老機構管理質量評價體系,深化養老機構“公建民營”改革。
袁芒委員
■袁芒委員
?優化布局優化師資 為幼兒的生命成長奠基
優化布局,推進學前教育均衡發展。根據人口密度,完善普惠性幼兒園布局規劃。出臺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探索“托幼一體化”服務體系,回應“嬰有所托”的民生關切。承接一批有意向且辦園質量較好的民辦園進行“民轉公”,解決民辦園“生存難”、緩解公辦園“大班額”。
優化師資,促進幼教發展量優質優。完善幼兒教師培養、補充、交流、培訓、待遇“五大機制”,確保教師進得來、留得住,更要教得好。
梁晶委員
■梁晶委員
?搭建連心橋 匯聚建功先行區強大合力
堅持制度引領。履職橫向展開,搭建豐富多彩的載體平臺,促進經常性工作和協商議政活動緊密結合;責任縱向分層,明確委員、界別、市縣政協組織的職責,構建經緯交織的工作格局。
強化平臺支撐。通過委員、界別、活動小組等,搭好“點”的平臺、暢通“線”的渠道、擴大“面”的覆蓋。
突出數字賦能。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以省政協統建為主、市縣政協自建為輔,三級政協一體推進,推動政協委員和界別群眾“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