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落實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工作部署的關鍵之年。
這一年,省政協堅持政治統領,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關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健全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制度機制,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完善落實制度和督辦機制,嚴格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切實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政協工作謀劃、職能履行、自身建設的各方面全過程。
這一年,省政協堅持黨建引領,著力完善大黨建工作格局,成立省政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發揮整合力量、統籌規劃、組織協調、監督落實作用,不斷規范“政協黨組—機關黨組—機關黨委—機關黨支部”和“政協黨組—分黨組—黨員委員活動小組”的“兩線多層多點”黨建工作鏈條,一體推進領導機構、工作平臺、制度機制建設,切實把省政協各級黨組織合成“一張網”、擰成“一股繩”,以“一面旗”引領“一盤棋”,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
這一年,省政協強化責任擔當,胸懷“國之大者”、緊扣省之要事、情系民之關切,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更好凝聚共識,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一批協商議政成果轉化為省委、省政府政策舉措,為推動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實現了十三屆省政協良好開局。
一次次調研視察,一場場協商會議、一項項民主監督、一件件政協提案、一份份社情民意,匯聚成睿智之言、務實之策、創新之舉、奮進之力,繪制出一幅“守正創新 擔當作為”履職畫卷。
◆圍繞中心大局 科學謀劃有高度
欲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省政協按照“根、干、枝”的思路,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緊扣省委常委會年度工作要點,結合政協實際,精心謀劃年度工作要點和協商計劃,研究提出推進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實施、做好穩增長工作、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科技創新強省、優化營商環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等7個協商主題,以及主題之下的21個子題、6個重點調研課題。這些重點議題,充分體現了省政協始終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為大局服務,推動各項工作向中心聚焦、為大局出力。
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指出,當前我省外在機遇疊加,內生條件向好,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更加穩固。要切實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2023年,在省委堅強領導下,省政協召開3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聚焦落實新一輪促消費政策、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推進品牌強省建設3個經濟類議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資政、促進工作落實,一批針對性、可行性、建設性強的建言成果得到采納落實,轉化為政策舉措。省政協還結合舉辦協商議政活動,先后邀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陳彥斌、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品牌聯盟(北京)董事長王永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和消費增長”“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加快培育優勢產業集群”“匯聚全球智慧 煥新楚品華光”作專題講座,為委員們開拓視野、知情明政創造條件,切實把思想引領、凝聚共識貫穿其中、落實落細。
協商渠道暢通、履職方式多樣,是人民政協的職能優勢。省政協通過加強和改進提案工作,服務住鄂全國政協委員提交的《充分發揮“獨樹一幟”優勢,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等5件提案被列為全國政協重點提案辦理,推動了更多“湖北元素”進入國家層面。通過組織高層次專家研討會,進一步為“世界光谷”建設聚智匯力、聚勢賦能。
◆加強履職統籌 建言資政有力度
人民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政協委員是各行各業的優秀代表,“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既是基本功,更是“老本行”。那么,如何提高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水平?
省政協堅持和運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履職統籌,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省政協主席孫偉提出“兩個統籌”的理念和方法。即:統籌協商內容、協商形式、協商成果“三要素”,統籌履職時間、履職方式、履職力量“三維度”,不斷提高專門協商機構履職質效。2023年,省政協精心組織召開3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9次月度專題協商會、9次專項民主監督活動,務實開展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和專家協商,形成了910多篇調研報告、建言材料和綜合建議報告。專題協商會議綜合評價優秀率平均為97.36%,比2022年有大幅提升,協商議政實現了質效雙升。
以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檢驗理論。“兩個統籌”的理念和方法,在實踐中如何運用?效果如何?
觀滴水可知滄海,窺一斑而見全豹。
針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省政協相關專門(工作)委員會圍繞“加大司法支持力度,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主題,綜合運用專項民主監督、調研視察、反映社情民意等方式,梳理形成了21條需依法破解的具體問題和10多個方面意見建議,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相關部門細化措施、積極推進問題解決,更好實現了協商內容聚焦中心、協商形式綜合運用、協商成果務實有用。針對守住水環境安全底線、優化營商環境等需要長期關注的問題,在年度、季度之間,選擇不同切入點、保持工作連貫性,拉長“時間軸”、拍成“連續劇”,持續跟蹤監督,連續關注推進。
◆聚焦民生福祉 履職為民有溫度
為民造福是人民政協的初心所向、職責所在、使命所系。民生議題占省政協2023年協商監督議題的40%、年度提案的34%、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45%。沉甸甸的數字背后,是省政協牢固樹立造福人民的政績觀,把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的真實寫照。
一年來,省政協聚焦推進返鄉創業、縣域教聯體擴面提質、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發展、農村和社區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完善醫聯體醫共體機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優化生育保障政策、養老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等民生議題,聽民意之聲、謀民利之策、解民生之憂,助力解好群眾“急難愁盼”事。
全省各級政協按照“就近就地、便于工作、綜合搭配”要求,將近3萬名各級政協委員編入鄉鎮(街道),成立工作小組,聯系村(社區)、企事業單位,推動政協委員下沉基層服務群眾,深入開展“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同時,與全省2900多個委員工作室和社情民意聯系點等履職平臺建設相結合,推動履職為民走深走實。宣恩縣政協圍繞破解縣城小區充電設施建設難題,把協商會開到小區里,上湖塘、興隆街等社區的充電設施已建成使用,并新建投運了23個充電站、104個汽車充電樁和558個電瓶車充電樁。
近兩年,省市縣三級政協扎實開展“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先后圍繞“323”攻堅行動、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農村和社區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城市適老化社區適老化住房建設和改造等共性指導議題,開展聯合調研、聯動協商、聯用成果,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意見建議,有效形成解決問題的工作合力。
看山望水憶鄉愁,振興圖景入畫來。
省政協充分發揮委員優勢作用,持續開展“政協委員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將128名委員編成13個組,深入廣大農村,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獻計出力。住鄂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院長鄭軍,大力支持和實施“優師計劃”,積極建言城鄉教育協調發展,持續關注鄉村教育。省政協委員羅緒軍累計結對10多個村,幫助村民打造生態基地、發展鄉村旅游,捐建希望小學,資助鄉村醫生。省政協委員卓萬俊帶領“恩職甄選”團隊,指導建始縣興隆寺村培訓直播帶貨人才,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委員們在“希望的田野”上,留下堅實的足跡、灑下辛勤的汗水、寫下為民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