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改革举措。这一系列举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改革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其背后蕴含着丰厚的科学思想方法。
一是蕴含着物质第一性原则和问题导向的方法
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有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把社会不断推向前进。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的战略阶段,需要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由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各方面制度体系更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蕴含着普遍联系特性和统筹全局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明确了“七个聚焦”的分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上的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三是蕴含着矛盾不平衡性和抓主要矛盾的方法
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要求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既要统筹全局,又要把握重点,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大问题谋划推进改革。改革需要整体推进,但不能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四是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试点探索的方法
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实践而发展,到实践中检验。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坚持解放思想、鼓励探索、大胆实践,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改革试点的目的就是要在没有样板、缺少经验的情况下,探索改革的实现路径,发挥对全局性改革的突破、示范、带动作用。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协调,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
五是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方法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改革开放46年的历程表明,许多改革都是由基层群众自发推动、自下而上形成的,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