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盛世盛會。
踏著春天的腳步,中國進入兩會時間。
站上歷史新起點的湖北,背后是強大的祖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五次親臨湖北考察,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賦予“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的光榮使命。抗擊世紀疫情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湖北一線指揮抗疫,給湖北人民加油鼓勁、指明方向。
湖北人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全力以赴穩經濟促發展、戰貧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災,綜合實力實現整體性躍升,大戰大考贏得歷史性勝利,轉型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民生福祉獲得實質性改善。如今,疫情防控取得決定性勝利,湖北再戰“開門紅”,經濟社會加速復蘇回暖。
回望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2022年,英雄的湖北迎難而上、向難求成,拿出闖勁拼勁韌勁,發力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
經濟增長頂壓前行、穩中向好,先行區建設夯基壘臺、全面起勢,動能轉換積厚成勢、加力提速,改革開放蹄疾步穩、活力迸發。荊楚大地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美麗湖北加速在中部崛起。
代表委員們身邊的點滴故事,匯成鼓舞人心的“荊彩”新畫卷。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新征程上再出發,湖北乘浩蕩長風,揚帆開新局。
◆全國政協委員倪四道
科技創新“國家隊”成果頻出
感言——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而努力奮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五次考察湖北,為湖北發展把脈定向,指路領航。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總書記對科技創新作出重要指示,賦予湖北一系列重大使命。”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倪四道說。
近年來,湖北廣大科技工作者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大力推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了一系列科學前沿問題原始創新成果和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作為科技創新“國家隊”,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精密測量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強基礎、抓攻關、聚人才、促改革。近三年,在量子精密測量、磁共振波譜與成像、精密大地測量與定位等方面創新成果頻出,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10篇基礎研究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Science上發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科技成果4項成果入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同時,精密測量院高度重視人才資源規劃,多措并舉,加強“引才、育才、穩才”力度,逐步形成了以3名院士引領的高端科技人才梯隊。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湖北正以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姿態闊步前行。精密測量院廣大科技工作者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聚焦主責主業,踐行精密測量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擔當,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而努力奮斗。
◆全國政協委員陳曉林
增強民企發展的強大信心
感言——我們將深耕湖北,實現企業壯大與地方發展的互融共生。
“現代紡織產業在湖北省的迅猛發展,讓身處其中的民營企業迎來廣闊的舞臺。”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總商會副會長、湖北楓樹線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曉林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時說,湖北全力以赴穩增長、促轉型,以控制成本為核心優化營商環境,為民營企業注入堅定發展壯大的強大信心。
楓樹線業是一家以縫紉線及特種紗線的研發和服務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該企業持續聚焦技術改造和升級換代,大力研發生產航空航天、消防等特種行業使用的紗線,并掌握了超高強高光潔特種紡織品關鍵技術,解決了高端紡紗工藝問題。其瞄準綠色再生特種縫紉線,投資10億元建設“楓樹紡織科技園”,目前已實現2個智能化數字化紡紗車間投產。
“作為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大省,湖北正圍繞‘產能升級、結構升級、品牌升級’邁出高質量發展的步伐,這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陳曉林深有感觸地說,目前,楓樹線業已擁有30余項專利,成為全球有影響的工業縫紉線供應商。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難免遇到‘瓶頸期’。每當企業有需求,省相關部門總是及時響應、傾情相助。”不久前,湖北以控制成本為核心,出臺47條措施全方位優化營商環境,這讓陳曉林信心倍增。“湖北的務實之為,讓民營企業始終保持拼勁。我們將深耕湖北,實現企業壯大與地方發展的互融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