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下午,出席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省政協委員分組討論省長王忠林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秦順全委員參加九三學社組討論時說,政府工作報告對2022年和過去五年工作的總結系統全面,對2023年及未來五年工作的部署重點突出、指導性強,相信沿著報告指引的方向前進,湖北的發展定會取得更大成績。建議加強科技成果的本土轉化力度,做好“引才、育才、留才”工作。
江利平委員參加臺盟臺聯僑聯組討論時說,政府工作報告政治站位高,確定的目標任務和工作舉措契合中央精神、湖北實際和人民群眾期盼,彰顯了以湖北的“穩”和“進”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的責任和擔當。建議實施我省擴大有效投資工程,掀起新一輪重大項目建設高潮。
在無黨派人士組,邱實委員建議,對城鎮地區應當未雨綢繆制定政策,推進城市更新;對農村地區要補短板,完善衛生設施、環境保護設施,構建和諧城鄉二元結構。曾祥勇委員建議,加大對省屬高校優質重點學科的投入,培養出更多能扎根于荊楚的青年人才。
在總工會、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組,易望漢、向軍委員建議,在優化產業布局時,將就業吸納能力作為一個重要考量指標。李玲、石玉華、陳云委員建議,更加關注實體經濟的發展,既關注頂天立地的高精尖企業,又關注鋪天蓋地的中小微民營企業。
在婦女聯合會組,雷萍委員建議,通過促進育嬰師、育兒師等家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通過支持更多家庭教育社會組織和機構發展,共同推進構建一個更加有效的社會托育服務支持體系。
在工商業聯合會組,何建剛委員建議,推動湖北青磚茶產業做大做強,增強品牌影響力,做大市場規模;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希望各級領導對民營企業多聯系、多幫助。
在科學技術協會、環境資源界組,葛繼穩委員建議,關注“三區三線”、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進一步關注靈活就業問題,做好針對性工作安排。
在科學技術界組,肖黎春委員建議,積極推動建立長江流域水調電調協同機制。李錫玲委員建議,抓住良好發展的時間窗口,進一步提升創新意識,通過改善生態環境吸引人才,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到科技創新。
在經濟界組,王景逸、李軍委員說,民營企業將繼續在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上下大力氣。建議繼續發放湖北消費券,加大發行數量,加快發行頻次。
在農業界組,朱萬奎委員說,將以更加堅定的信心開啟砥礪奮進新征程,以更加昂揚的斗志譜寫“三農”工作新篇章,以更加自覺的擔當展現拼搏實干新作為。
在教育界組,彭育園委員說,作為高校工作者,要認真學習思考,圍繞省屬高校怎樣做大做強,在承擔起支撐引領湖北高質量發展方面進一步有所作為。
在少數民族界、宗教界組,韋群委員建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給予更多支持,援建鄉村民族藝術館等,助力山區鄉村振興。
在縣市區列席二組,列席人員熊福然建議,加大教師發展提升工程,深入實施農村薄弱學校改造提升工程和縣域普通高中標準化建設工程,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