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6日,“理響中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湖北咸寧,探索這座彌漫著桂花香、青磚茶香城市的基層民主協商故事。
咸寧市政協副主席黃文介紹,近年來,咸寧市政協系統積極發揮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持續深化“協商在一線”行動,推進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截至目前,在全市共建成一線協商平臺185個,開展協商活動500余場次,參與協商的政協委員、干部群眾達11000余人次,運用協商的方式幫助基層和群眾解決實際問題630余個。
?一線協商助力“中國桂花城”建設
深秋時節,走進咸寧市咸安區桂花鎮,花香四溢。作為全國桂花五大傳統產區之一,咸寧全市6個縣市區、45個鄉鎮都分布有桂花,現有百年以上古桂2000余株,占全國存量的90%以上。
咸安區政協主席鎮權介紹,為保護古樹,咸安區政協陸續開展優化桂花品種、提升桂花品質、桂花園藝栽培、桂花產品創新以及文創產品研發等主題調研。
“多年前,桂花源景區居民缺乏保護古樹的意識,靠挖掘、倒賣桂樹謀取利益,不少古桂受到破壞。”鎮權說,2022年,咸寧市出臺《咸寧市古桂花樹保護條例》,政協委員主動投身保護工作,邀請專家醫治古樹,與群眾商量科學栽植桂花苗木方案。
此外,針對鮮花保鮮儲存、精深加工產業鏈、文化活動內涵挖掘等環節,咸安區政協召開議政性常委會,深入一線協商,廣泛征集意見,提出具體建議,助力打通產業鏈的上下游環節。
“目前,全市桂花栽種面積達11.72萬畝,發展涉桂企業460余家,全產業鏈產值達20億元。”黃文說,未來,咸寧市政協將持續聚焦古桂花樹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采取“委員+專家”方式,深入開展調研協商,助力“中國桂花城”建設。
?一線協商助力“赤壁青磚茶”飄香萬里
在位于湖北咸寧赤壁市羊樓洞古鎮的馮曉光委員工作室內,咸寧市、赤壁市兩級政協委員馮曉光帶領委員與居民、商戶,圍繞“規范羊樓洞古鎮青磚茶市場打造誠信經營一條街”展開協商會議。
羊樓洞是萬里茶道的重要源頭之一,盛產青磚茶和米磚茶。清朝茶業貿易鼎盛時期,這里曾匯集了各個國家的巨商大賈,形成一個人口逾四萬的“中國大茶市”。如今,在羊樓洞明清石板街主街上,依然分布著多家茶鋪、茶莊。
“現在,青磚茶市場存在線上價格混亂以及少數商家不誠信經營等問題。”前來參加協商的羊樓洞古街商戶雷寧說。
經協商,與會的政協委員和相關單位代表建議要從生產廠家源頭開始治理,提出線上與線下不同渠道定制產品,組織商家制定經營公約,自律誠信經營。
“協商會接地氣、很務實,能協商出比較滿意的辦法,解決實際問題。”雷寧說。
“赤壁青磚茶”作為湖北省重點打造的7個區域公用品牌之一,已成為赤壁市重點打造的產業鏈。赤壁市政協發揮政協委員人才匯聚優勢,把一線協商平臺搭建在茶產業鏈上。
在“2024中國茶區域公用品牌價值TOP20”榜單中,“赤壁青磚茶”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48.26億元,名列全國第18位,成為湖北省唯一進入前20位的茶葉區域公用品牌。
“通過幾年的實踐和創新,馮曉光委員工作室不僅成了密切聯系群眾、了解民情、傾聽民聲、反映民意的重要紐帶,更是發揮政協委員專業特長和資源優勢,聚焦赤壁青磚茶產業,助推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統籌發展的一線協商智庫平臺。”赤壁市政協主席宋慧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