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武漢市漢陽區政協深入貫徹落實省市政協“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部署,創新將每月25日設立為“基層協商日”,始終堅持一個品牌抓到底,一月一主題、月月不斷檔,委員累計進基層履職超過6000人次。
■委員扎根基層、常態履職的重要載體
探索構建“三定”履職工作機制,引導和督促每一名區政協委員把每月25日深入基層當作習慣、形成常態。定時履職。每年年初精選12個“基層協商日”活動主題,納入區政協年度協商計劃,報區委常委會審議,下發各街道、各部門;每月制定“基層協商日”專題活動方案,由區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各專委會精心指導實施。定點下沉。統籌推動駐漢陽省、市、區各級政協委員下社區、入樓宇、進驛站,全覆蓋編入“界別政協委員之家”,讓委員基層履職有組織、有歸屬。定責考核。將委員參加“基層協商日”活動作為重要考評維度,定期開展履職培訓、履職分享,每年通報年度履職優秀委員。
■委員定期協商、精準履職的重要平臺
堅持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協商日活動就跟進到哪里。在實踐中,活動內容突出“三緊扣”。緊扣共性議題。聚焦“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省市共性指導議題,開展入戶入校協商活動60余次,推動委員結對幫扶困境兒童200余人。緊扣發展課題。聚焦區委產業發展戰略,圍繞科技創新、青年創業、大健康產業發展,組織“協商沙龍”、開展“圓桌對話”,推動鏈上企業抱團取暖、構建發展“內循環”。緊扣治理難題。組織委員深度參與基層治理,開展委員小區遍訪行動,助力“四無”小區創建。發出“共同締造·委員認領”倡議,領辦共同締造小區19個、項目150個,共計出資300余萬元。
■委員聯系群眾、為民履職的重要橋梁
不斷拓展協商民主的外延,探索“協商+惠民”履職新模式。打造“惠民市集”平臺。組織“漢陽造”委員企業將價廉質優的產品、愛心義診等服務送到社區。提檔“驛站惠民”服務。7月,委員奔赴防汛哨棚、執勤崗亭、社區“陽小驛”捐贈清涼物資近10萬元,惠及千余名戶外工作者。開展“結對惠民”行動。連續10年推動“235幸福工程”,組織委員與200余戶困難家庭分類結對、深度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