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風采

李忠祿:聚焦新質生產力 打造航空客貨“雙樞紐”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

2024-06-04 11:47:54   來源:《湖北政協》雜志2024年第4期   作者:李忠祿  
字體大小:【

近期,湖北省政協主席孫偉向全省廣大政協委員和政協機關干部職工推薦了幾本好書,其中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新質生產力》一書讓我感觸深刻。結合省委、省政府賦予湖北機場集團打造武漢天河機場、鄂州花湖機場航空客貨“雙樞紐”的職責使命,談幾點學習體會。


深刻認識新質生產力的產生背景,增強高質量發展信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成果豐碩,創新驅動發展成效日益顯現;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平衡性明顯增強;改革開放全面深化,發展動力活力競相迸發;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發展方式轉變步伐加快,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同時,制約高質量發展因素還大量存在。從外部環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方位、深層次加速演進,西方國家在經濟、科技等領域搞“脫鉤斷鏈”。從國內來看,一些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地方債務、房地產、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交織,掣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湖北機場集團作為國有企業,必須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論述,認真開展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和新時代省屬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五年行動計劃,以“服務國家戰略”“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全力以赴建設武漢天河、鄂州花湖國際航空客貨“雙樞紐”,加快打造以花湖機場為載體的國際自由貿易航空港,推動生產力高質量發展,以國有企業改革創新實效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


深刻領悟新質生產力的重大意義,積蓄高質量發展動力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期間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一詞,此后又在多個重要場合作了深入論述。新質生產力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在當代中國的創新與發展,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有助于提升我國在關鍵技術、數據和產業領域的競爭力,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的優化升級,增強我國在全球經濟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有助于推動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有助于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高的收入水平,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近年來,湖北牢牢把握建成支點“五個功能定位”,深入推進“五個以”的實踐體系框架,加快構建“五個一”的省級發展調控機制,推動我省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科技和產業支撐不斷增強、樞紐地位不斷鞏固、民生福祉不斷改善,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取得歷史性突破。民航是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我們要把企業改革發展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持以供應鏈體系建設為抓手服務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立足供應鏈,重塑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全力以赴打造航空客貨“雙樞紐”,推動湖北“九省通衢”向新時代“九州通衢”加速跨越,更好服務全省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集群,以交通流通跨越式突破帶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準確理解新質生產力的豐富內涵,把握高質量發展路徑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的顯著特點是創新,既包括技術和業態模式層面的創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層面的創新。


湖北機場集團在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中,創造性提出了“打造以航空客貨流為主導的供應鏈管理集團,致力于成為臨空經濟發展的主引擎”的戰略定位,“主業做強、輔業做大”的戰略路徑和“五個一”的發展目標,為加快打造國際航空客貨運“雙樞紐”,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戰略支撐。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路徑選擇上,我們堅持“統籌規劃”和“規劃統籌”,認真貫徹落實《湖北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要求,推動出臺《湖北武漢航空客貨“雙樞紐”戰略規劃》,組織編制《武漢都市圈國際航空發展專項規劃》,加快推進武漢天河、鄂州花湖兩場總規一體化修編,從規劃層面做好頂層設計,推動客貨“雙樞紐”差異化協同發展,實現1+1>2。


全面落實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要求,找準高質量發展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大勢所趨,也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必須依靠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實現動力變革和動能轉換”。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要實現生產力由量到質轉型,由重規模擴張到更重內涵建設。


當前,全省正朝著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戰略目標邁進,以科技創新供應鏈平臺建設為切入點和著力點,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加快建設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把湖北打造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我們堅持安全、智慧、綠色、人文“四型機場”建設理念,依靠科技創新,建設數字化管理體系和數字化場景,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更高水平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武漢機場與大數據應用“國家隊”——中國電子云簽訂合作協議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4月15日武漢機場T2航站樓煥新啟航,完成改造正式投用,作為名副其實的“智慧航站樓”,人臉識別自助值機、自助行李托運、自助安檢驗證、室內定位等高科技、自助化設備覆蓋率高達80%,僅次于大興機場和深圳機場,位列全國第3。鄂州機場在全國民航首家運用跑道數字建造技術,在326.7萬平方米的機場跑道、滑行道和飛機滑行的站坪上敷設5萬多個傳感點,通過光的波形感知溫度、振動、應力變化,判定跑道是否有脫空、起鼓、錯臺等,分析飛機的著陸點、滑行路線、降落沖擊等,為跑道安全和飛機運行安全提供有效數據支持。機場集團與全球著名旅行零售商Avolta集團合資組建天睿商業公司共同運營T2航站樓商業資源,在全國民航和Avolta全球戰略布局中均為第一家,引入了多家含金量足、知名度高、帶動力強的機場首店,開創航站樓商業運營行業先河。同時,機場集團積極探索數字化新商業模式,加快推進北斗、人工智能、算力與大數據、數字孿生等技術在民航行業的應用,形成一批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民航轉型發展典型項目。探索發展低空經濟新業態,學習借鑒安徽、深圳、長沙等地的先進經驗,積極探索低空應用場景,搶占發展新賽道。


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既是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之義,又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論述,扛牢時代使命,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持創新引領發展,以只爭朝夕、勇創一流的精神狀態,全力以赴建設武漢天河、鄂州花湖國際航空客貨“雙樞紐”,加快打造以花湖機場為載體的國際自由貿易航空港,為全省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貢獻湖北機場力量。


(作者系湖北省政協委員,湖北機場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