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要振興,基層黨組織必須堅強。”1月25日,面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的采訪,省政協委員、省水產科研所正高職工程師魏志宇發出這樣的感慨。
魏志宇今年51歲,從事淡水魚類育種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魚病防控等領域研究及技術推廣工作已25年。近年來,他帶領團隊在全國網箱養鱔第一鎮——仙桃市張溝鎮開展“稻鱔共育”等科研攻關。
“近年來,張溝鎮的黃鱔銷售額節節攀升,產業越做越大,村集體富了、村民荷包鼓起來了。”作為一名政協委員,魏志宇一直在思考,張溝鎮產業致富的秘訣在哪里?可否推廣到我省更多的鄉村?
在技術推廣以外,魏志宇開展了深入的調研走訪,訪干部、問村民,參加村里的屋場會、議事會。他發現,在張溝鎮,每一個村黨組織都是一個堅強有力的戰斗堡壘。大事難事,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發展產業,干部群眾齊心協力;美化環境,大家出錢出力。
“干群齊心,其利斷金。”魏志宇告訴記者,實現鄉村振興,基層黨組織必須堅強,黨員隊伍必須過硬,要把人心聚起來。
今年參加省兩會,魏志宇帶來“關于建設鄉史黨史融合陣地的建議”。他說:“建議各地黨委、政府加大挖掘鄉史紅色基因的力度,將黨史與鄉史、村史有機融合,把‘四個自信’融入鄉村生活,引導群眾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從而凝聚人心、振興鄉村。”
﹥﹥﹥記者手記
深入一線 忠誠履職
“不深入基層、不持續調研,就不可能知道問題出在哪里,更談不上解決問題。”
這,是魏志宇在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一年365天,超過260天在基層一線工作、調研,這是魏志宇的工作常態。
常年深入一線,魏志宇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建議。他撰寫的“關于抓住十年禁捕契機,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研究和利用的建議”被全國政協采用為社情民意信息,“關于加強生物操縱技術應用,助力丹江口庫區水質穩定趨好”被省政協列為2021年度主席督辦提案。
他說:“深入一線忠誠履職,這是一名政協委員應有的責任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