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峰:十二屆湖北省政協委員,中國農工民主黨湖北省委常委,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流域生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2018年1月,我成為一名光榮的政協委員。五年期間,我認真履職、積極建言,在人民政協這個平臺上盡力提高自己參政議政的能力。通過堅持學習,在思想認識和履職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是集科學研究、物種保育和科普開放為一體的綜合性科研機構,是我國三大核心科學植物園之一,主要致力于研究戰略植物資源的保育與利用,以及流域生態安全中的科學前沿問題和重大技術瓶頸。我的本職工作是在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從事生態學研究,日常研究和關注點主要圍繞資源保護與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和科技創新。近幾年我立足于自己的專業,積極建言資政,為秀美湖北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漢江是南水北調中線的水源,承載著重大生態功能和“一庫清水北送”以及“一江清水東流”的政治責任。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是國家戰略,也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戰略部署。十二屆省政協圍繞漢江生態保護工作開展了連續性專項民主監督,2020年,我有幸作為專家組成員參加了漢江岸線保護與利用工作的專題調研,就鄂北防護林建設的相關工作撰寫了調研報告,并在省政府和省政協的專項會議上發言。
2021年10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宣布,中國將啟動北京、廣州等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為助力爭取以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為依托申請華中國家植物園,我撰寫了專門提案并得到了相關主管部門的回復。當前,在湖北省和中國科學院的有力支持下,武漢國家植物園的建設正在穩步推進。
長江經濟帶的發展要遵循“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湖北省是淡水養殖大省,但養殖尾水的處理比例不高,是影響長江流域水生態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省政協發揮政協優勢,長期跟蹤長江生態環境保護,2022年,人資環委啟動“加強長江漢江水生態系統性治理”的專項民主監督,我以“水產養殖尾水治理”為題撰寫了相關報告,并在省政協專項民主監督協商會上作了專題發言。除此之外,我還就城市湖泊保護、長江禁漁、城市人居環境改善、科技創新等方面積極撰寫提案,助力相關工作的推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建設秀美湖北是我履職的初心。作為一名省政協委員,作為一名中國科學院流域生態研究專家,我深感責任重大、任重道遠,我將繼續加強學習、盡心盡責、認真履職,基于自己的本職工作,建真言、獻良策,在人民政協這個平臺上充分發揮委員作用,為湖北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