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在哪里,黨組織就建設在哪里”;“危險在哪里,黨組織就堅守在哪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第一時間成立一線臨時黨支部。在15天內改造兩個院區,收治危重癥病人,先后有5千多名職工持續奮戰兩個月,其中共產黨員近2千人,組建了咽拭子采樣突擊隊、護心隊、護腎隊等8支專科臨床支持小分隊,與病毒賽跑,創下多個之最。湖北廣播電視臺記者專訪了省政協委員、同濟醫院黨委書記吳菁。
在這場舉世關注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同濟醫院率先行動,主院區成立了全國最早的發熱門診臨時黨支部,黨員干部率先垂范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省政協委員、同濟醫院黨委書記吳菁介紹說:“疫情期間,我們與主院區發熱門診設立的同時就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后來又在第一時間在危重癥定點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光谷院區和光谷會展中心方艙醫院都建立了一線臨時黨支部,就是為了要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各個臨時黨支部的建立極大緩解了疫情初期醫務人員的緊張,更給他們增強了凝聚力和戰斗力。
在主院區成為戰疫的前沿陣地后,同濟醫院黨委決定,迅速將另外兩個院區拿出來,作為戰疫的第二、第三戰場,用15天時間改造了7萬7千平方米,創下了“同濟速度”。吳菁書記回憶,當時很多醫護人員對這兩個環境優美的新院區有些不舍,但很快調整心態服從大局,投入了改造。當時恰逢過年期間,人手緊,物資短缺,改造難度可想而知。吳菁:“在疫情面前,病人不能等,院長王偉同志和我的意見不謀而合,拿出兩個院區進行改造,收治新冠病人。我們面臨的實施的困難主要是正值春節期間,武漢也是在封城的狀態,時間非常緊,材料也難得采購。另外再就是運輸也不通暢,工人難找,這四大困難是我們后勤部門當時遇到的最大的困難。”
“病人等不起也不能等”,帶著這樣的信念,同濟醫院后勤黨員帶頭克服困難,沒有工人就去武漢周邊找,交通不便就開車去接,就這樣,兩天跑了15趟,召回了40名工人,又在30多家材料供應商中尋找有現貨的……
這場改造從一開始就注定會“超常規”。醫院黨委常委、中法新城危重癥定點救治醫院院長胡俊波帶領一線臨時黨支部與后勤、院感、護理部門論證商討、確定方案。大年初一開始,第一個病區16個小時內完成,接下來的15天內,共改造并開放41個病區2025張重癥床位。開一個病區就接收滿,再開一個很快又滿。同濟醫院成為了武漢市設置重癥床位數最多,收治重癥病人最多的醫院。
面對如此多的危重癥病人,如一場大考,容不得半點疏漏。門診、急診、呼吸、感染、重癥、麻醉等科室黨支部書記和黨員毫不猶豫地沖上了最前沿,與病毒搶生命。吳菁:“急診科的黨組織下有兩個黨支部,黨組織書記鐘強是第一時間第1批支援金銀潭醫院的專家。他在居家隔離期間總結救治經驗、給青年職工打氣加油,在線回答患者的咨詢,隔離期滿了以后,又毫不猶豫的返回到臨床一線。麻醉科黨支部書記萬里,帶頭報名,他帶領28名麻醉科的醫生在兩個院區都成立了插管小分隊,其中黨員有將近20人。氣管切開,因為幾乎要貼著病人的口鼻來進行操作,是搶救過程中最危險的環節。”
急診二黨支部書記嚴麗是一名腫瘤患者,住過7次院,開過4次刀,也是最早一批接觸、救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醫生。原本她春節前準備年休,在機場猶豫片刻后,她撕掉機票趕回醫院,這位“鐵娘子”一直沒下過一線。
戰疫中,同濟醫院近2千名黨員,組建了咽拭子采樣突擊隊、護心隊、護腎隊、護肝隊、護腦隊、中藥特殊治療隊、體外膜肺氧合(ECMO)隊和氣管插管隊8支專科臨床支持小分隊。
截止到3月16日,同濟醫院累計收治重癥和危重癥病人3244人,開展確診和疑似患者手術202例,肺部CT 檢查病人18714例,累計接診發熱病人36245人次。在線問診累計服務160255人次,其中免費為發熱患者提供咨詢服務84888人次,其他患者75367人次,人數均為武漢市醫療機構之最。目前出院重癥危重癥病人1948人。
這些數字的背后是高質量臨床救治水平的支撐。省政協委員、同濟醫院黨委書記吳菁介紹,前一階段,湖北省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呼吸科主任趙建平教授和重癥醫學科主任李樹生教授不停穿梭在武漢各個醫院,進行臨床救治指導,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濟醫院也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新型肺炎診療快速指南》,不斷更新。同時還關注了合并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孕產婦和兒童疫情,制訂了兒童感染的診斷與防治建議、糖皮質激素使用的建議、支氣管鏡指引、中醫診療方案及預防方案等診療規范,助力科學抗疫。
一個黨支部,就是一面旗。回顧這場戰疫,同濟醫院黨員們迸發出的力量和勇氣,也感召了大批醫務人員,他們紛紛遞交申請書,希望在危難中有機會沖鋒在前,給更多人帶去生的希望。麻醉科劉天柱醫生加入發熱門診一線工作的第三天,經過深思熟慮,鄭重地向麻醉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劉醫生說,在我的祖國和人民需要我,我將盡我所能,救治病患于水火之中!
省政協委員、同濟醫院黨委書記吳菁介紹,醫院黨委組織部戰”疫“期間已收到220多封入黨申請書,一貫表現優秀、抗疫期間表現尤其突出的5名同志已發展成黨員,32名同志被批準為入黨積極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