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孝感市政協委員、圣賢網絡科技湖北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洪濤
走進孝南區新鋪鎮六角地村,放眼望去,春風中油菜花金黃一片,春光里正平整路面的挖掘機隆隆有聲。溝渠旁一位戴著草帽、面龐黝黑的男子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天氣好的時候要加緊把路修整好啊!”囑咐著施工人員的是市政協委員、圣賢網絡科技湖北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洪濤。樸實的穿著,鞋上的泥土讓人很難把他與“全球優秀華人創新企業家”等頭銜聯系起來。
“應變而不窮”
如今的張董事長是上個世紀60年代生人,青少年時期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家境貧窮”,為了生計必須賺錢。80年代初,張洪濤“吃螃蟹”大膽創辦了孝感第一家方便面公司,成為當時極少的“萬元戶”。
2001年底,隨著加入世貿組織,中國開放的大門越來越大。彼時,張洪濤想看看外面世界的精彩,既是響應國家號召,也源于骨髓里的“淘金夢”。他帶了幾百名工人前往阿聯酋迪拜和卡塔爾多哈,“跨界”創辦了通訊網絡公司。
2006年,身在迪拜的張洪濤開始與華為合作,在中東國家面向通信運營商、服務供應商、企業及消費者提供從主干網到用戶終端產品的全方位解決方案與服務。
海外創業于他是偶然,也正應了那句話,“機遇總是給有準備頭腦的人”。幾年下來闖出一片天,他不僅賺到了一大桶金,更擁有了與時俱變的國際視野和商場自信。被動的“發財”變成了主動地“發展”。
十多年打拼,直至2015年,在新鋪鎮人眼中,張洪濤已是一個在阿聯酋迪拜通信行業十分成功的大老板。而在他看來,自己從鄉下到城里,從國內到海外,從線下到線上,最深的體會也許就是他的那句座右銘——“應變而不窮”。“不窮”不只是涉足行業的多元,成就了一番事業,更增添了思想智慧,家國情懷。
2015年華創會上,國內經濟快速發展、省里的優惠政策、市里“回歸工程”,讓他萌生了回國創業的想法。
“一些傳統行業服務能力落后,人們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互聯網時代新經濟、新業態快速發展,能夠提供更加便捷豐富的服務,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在通信行業深耕多年的張洪濤敏銳地觀察到,孝感沒有專門從事智慧城市綜合運營的企業,市場空白孕育著巨大商機。當年9月,圣賢網絡科技湖北有限公司應運而生,集智慧教育、農村電商于一體,并在孝南區新鋪鎮成立子公司——圣賢優農生態農業湖北有限公司,專門運作農村電子商務和智慧農業項目。
“我的祖籍就是新鋪,我的根在六角地,這是我將圣賢優農選在新鋪最主要的原因。”張洪濤動情地說。2015年是他在在外創業的第17年,17年過去了,當初走出去是為了脫貧、致富,如今重回新鋪是為了鄉情、“反哺”。
“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數年前,游子歸鄉的張洪濤看到的六角地村幾乎是“空心村”,振興六角地的念想被當時“新農村建設”的號角點燃了。他沒想到時至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
總投資3億元,流轉新鋪鎮2000多畝土地,去年1月,圣賢莊園示范基地啟動了。
將公司取名為“圣賢”,張洪濤說,國外多年的經歷,讓他更喜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希望有更多“圣賢”之人,做更多“圣賢”之事。在他看來,圣賢之人對于普通人來說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圣賢優農致力于讓農業變得更簡單,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公司與孝昌、大悟等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建種養基地,整合農產品資源,提升農業產出效益,增加了農民收入。公司研發家庭定制業務,解決孝感優質農產品滯銷難題,滿足了消費者對優質、健康、無污染農副產品的需求,實現了從田間地頭到餐桌“最后一公里”的無縫對接。
張洪濤說,他想用五年的時間,全域流轉土地1萬畝,將圣賢莊園示范基地建設成有現代農業核心區、循環農業發展區、家庭農業定制區、科普教育示范區、綠色生態休閑區等五大板塊為一體的智慧農業和農村電子商務項目,依托“互聯網+”,推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真正打造成“鄉村振興戰略”田園綜合體現代示范基地,也是一個農旅融合、富麗鄉村、五星莊園的休閑觀光圣地。莊園運營后,將至少帶動六角地村及周邊三千名村民就業。同時,張洪濤打算將這一田園綜合體模式打造成為可復制的核心產業,讓更多鄉村學習借鑒,為鄉村振興探索出一條路子。
回報社會 履職盡責
“以財分人之謂賢”。做公益,張洪濤從2009年就一直堅持著。“國內十幾個大學都有我資助的學生呢!”還在國外時,張洪濤每逢過年都會給六角地村的五保戶和老人一些“過節費”,村里的路面、活動中心、小廣場和幾十盞路燈都是在他的幫助下修建的。
回國后,張洪濤牽頭成立了孝感市圣賢健康成長助學愛心協會,每年資助約150名貧困學生。協會率先在全國試行精準助學,開發微信公眾平臺,實現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的精準助學,保證了助學的陽光透明。
2016年,張洪濤當選為孝感市政協委員,從企業經營到參與政治,盡管“陌生”,但張洪濤一直在努力,在操持企業之余,他學習政協章程,了解市情市策,積極參加政協活動,深入群眾,探訪基層,獻計獻策,盡心盡力履行政協委員的職責。
在打造田園綜合體的過程中,張洪濤了解到,孝感有許多優質農產品還不具備良好的銷售渠道。他赴華東等地調研考察智慧農業,發達地區農業現代化發展模式和管理經驗讓他贊嘆不已,既為公司發展打開了思路,也堅定了張洪濤聚焦現代農業發展的提案選題方向。他在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提案《加快孝感現代農業發展》中建議: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和城需型農業發展;加大農業配套設施改造,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農村電商扶持,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
談及建言效果,張洪濤很欣慰,就在上個月,孝感市出臺了農業綠色高產高效整市制創建五年行動計劃,計劃用五年時間打造一批農業綠色高產高效典型,培育一批新型經營主體,建成國家農業綠色高產高效示范市。
“政協委員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作為委員,要珍惜這份榮譽,更要履行好這份責任,發揮帶頭作用。”望向親手栽過的油菜地,張洪濤說,“我就是一個想帶動村民改變家鄉面貌的新型農民,‘新鋪振興’就是我現在最大的愿望!”
(孝感市政協 龔正 楊勘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