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百姓增加收入,為國家提供稅收,使企業良性運行、不斷發展壯大就是我始終如一的夢想。
——摘自羅田縣政協委員湖北惠濤藥業公司總經理馮正光日記
一個讓負債累累的企業起死回生的人,一個讓百余員工幸福工作的人,一個帶動老百姓種植天麻、茯苓等中藥材發家致富的人,一個每年為國家提供幾十萬稅收的人,一個追夢不止、讓企業成為羅田乃至大別山地區茯苓產業的龍頭企業的人,一個心懷百姓、務實履職的人,他,就是羅田政協委員、湖北惠濤藥業公司總經理馮正光。
臨危受命,挽狂瀾。到過九資河的人,應該都知道湖北惠濤藥業有限公司,那高大氣派的房屋、鮮明醒目的廣告、優雅別致的環境、緊張忙碌的工人總讓人眼前一亮。殊不知,這朝氣蓬勃的公司里浸潤著總經理馮正光的心血和汗水。湖北惠濤九資河藥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該公司由湖北惠濤集團投資興建,總投資約2000萬元。剛開始的時候,由于藥材不足、質量不優、客戶不多、銷售不暢,特別是管理不善等諸多原因,當年不僅沒有盈利,反而虧損伍百多萬元,職工的工資也沒有保障,企業陷入了極大的困境之中。2007年,董事會經過慎重考慮,任命馮正光為湖北惠濤藥業公司總經理。面對大家的信任,面對岌岌可危的公司,他沒有推辭,沒有退卻,而是義無反顧的挑起了重擔。上任后,他深入農戶實地調研,與他們打成一片,了解他們的諸多想法,帶領技術人員指導他們科學種植,合理擴大種植規模和品種。規定公司收購人員不能刁難農戶,不能拖欠農戶藥材錢;他不厭其煩外出聯系客戶,推介公司產品,不知遭了多少白眼,坐了多少冷板凳,個中酸澀苦辣只有他自己知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場場推心置腹的溝通交流之后,迎來了一批批客戶的參觀考察,換來了一筆筆的豐厚訂單,也收獲了一張張的鈔票;他放下架子來到職工中間,掌握干群訴求,熟悉加工環節,商議生產效率,改進工作方法,按時兌現工資,提高福利待遇。真誠的行動贏得了員工們的信任,生產積極性大為提高,產品合格率大幅上升。經過近一年的不懈努力,當年就扭虧為盈,一個陰霾籠罩的企業露出了希望的曙光。此后,一連幾年惠濤藥業不斷做大做強,如一位久病痊愈的人,日益健康和紅潤,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和社會信譽。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正當企業穩步前行的時候,2013年底,公司法人兼董事長嚴球由于在澳門賭博遭遇慘敗,資金鏈斷裂,他在全國各地所管理的公司都面臨倒閉的處境,湖北惠濤九資河藥業有限公司自然也不例外。如果破產倒閉,后果不堪設想,不僅國家遭受損失,職工工資得不到保障,而且九資河鎮這么多年來辛辛苦苦發展起來的藥材種植產業將會夭折,農民收入大幅縮水,甚至會引起社會的不穩定。在這個生死存亡的時刻,馮正光沒有袖手旁觀,而是勇敢的站了出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為了保住這個公司,為了造福一方百姓,我豁出去了!他一方面尋求法律的援助和當地政府的支持,一方面和嚴球、嚴球的家人以及相關債權人協商,這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知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他的誠心和執著感動了方方面面的人,2014年6月,達成了股權轉讓協議,保證了惠濤藥業羅田這一塊的資金安全,消除了案件隱患,保證了公司的正常運行。7月30日,實現了法人變更,馮正光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而他勇于為政府分憂解愁,樂于造福一方的精神和勇氣也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爭先創優,謀發展。“讓老百姓增加收入,為國家提供稅收,使企業良性運行、不斷發展壯大就是我始終如一的夢想”,這是馮正光工作日記上的一句話。他提出了“誠信為本,質量第一”的經營理念,依照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率的市場運作,全力塑造一個全新的中醫藥企業形象;他一方面大力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種植模式,引導和帶領九資河鎮農民發展中藥材生產,另一方面通過外引內聯,率先在國內實現茯苓GAP規范化種植,并通過國家藥監局組織的現場專家鑒證,還承擔了國家發改委湖北茯苓優良種源基地建設任務;他嚴格保證職工的工資和福利待遇,除了每年按一定比例上浮工資,分期分批組織員工到外地旅游外,還按照國家政策落實“五險一金”(就算是2013年底公司遭遇重大危機的時候也沒有拖欠),每年春節期間帶領董事會成員慰問困難職工、逐家逐戶拜年時他的必修課。同時,作為一個非公有制企業,他組織成立了黨支部和工會組織,定期開展相關活動;作為一個商人,作為一個政協委員,他想到的不僅僅是利潤,還有環境的保護,他常說:“財富固然重要,但人民的健康和國家的利益至上。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從2007年到2014年,經過近8年的不懈努力,現在公司集中藥材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公司現有員工百余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占18%以上。廠區占地面積80余畝,其中中藥飲片廠房1800平方米,庫房1080平方米,辦公區2000平方米,菌種廠1300平方米,綜合樓1200平方米,場地綠化面積3500平方米,已建成各種生產設施28處。廠區周邊環境良好,空氣、土壤、水質經環保部門檢測均符合中藥飲片的加工要求。公司現有占地40畝的中藥材種植基地一個,目前已進行了124個藥用品種的種植,藥物木本園已初具規模。公司具有全套的中藥飲片加工設備及生產檢驗儀器設備,公司嚴格按照GMP標準要求建設,目前已通過省藥檢局驗收并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從2012年到2014年,公司致力于發展傳統的中藥文化,將傳統的炮制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生產通過GMP標準的中藥飲片,享譽國內外。按照《湖北省中藥炮制規范》要求,公司目前能夠從事300多個品種的中藥飲品生產加工,年生產加工能力可達2000噸。面對公司良好的信譽和廣闊的前景,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與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如皖西制藥集團、湖北勁酒集團、日本津村、臺灣陸惠等企業與該公司簽訂了合作建設茯苓基地、丹參基地、白芍基地、杜仲基地、葛根基地、天麻基地的協議,主要中藥材原料供不應求。到2014年,公司年可收購中藥材4000萬斤,加工飲片600余種,年制菌種40萬瓶,實現銷售收入5000萬元,上交國家稅收50萬元,安排下崗職工和本地農民工就業250余人,工資人平3500元左右。
忠實履職,擔責任。致富不能忘桑梓,致富不能昧良心。從2007年到2014年,他一直堅持幫扶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和困難計生戶,捐錢、捐物毫不吝惜,前后約有12萬元。有人問到他今后的愛心打算,他深沉的說:“愛心幫扶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我有一分光,就要發一份熱!”作為一個老百姓推選出來的縣政協委員,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始終在兢兢業業的履行著自己的使命。他積極參加政協組織的相關活動,誠懇的獻言獻策。特別是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為了掌握一手資料,他常常擠時間進村入戶,傾聽民聲,了解民愿,目睹實情,僅2013年到2014年寫的民情日記就達180多篇。他總是笑著對別人說,這些民情日記,是他工作的動力,是他發言的依據,是他這個縣政協委員務實為民的源頭活水!2012到2014年,經他提出的建議有6項被鎮政府采納,且已實施,惠及百姓;他認真學習相關理論,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幾年下來,他的讀書筆記已寫滿了十幾本,累計幾十萬字,難怪有人說在他的身上看不出商人氣,到像是一位學者,是一位學者型的政協委員。
追夢不止,繪藍圖。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創業未停,追夢不止。在舉國上下共筑中國夢的時候,馮正光沒有停留在自己輝煌的過去,他又有了新的藍圖。2014年,他想讓公司開發的藥食兩用產品進超市,成為百姓日常生活購物品。值得欣慰的是,前期準備工作公司已完成,進場最難達到的食品生產許可證QS也已在2013年年底通過,下步將開發茯苓面、天麻面條、百合以及百合面條等系列大別山地產進超市。為配合旅游產品開發計劃建大別山藥材資源館,把原來的市場標本園,開發升級為地產藥材資源體驗園和休閑養老圣地來吸引游客,提高知名度來促進旅游產品開發的銷售,實現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我是一個誠實的人,我要誠實的做事。我想讓職工勞有所得,老有所養;老百姓種植的藥材有合理的收入;保證上繳國家足額的稅收;企業可以健康持續的發展……”這是他日記本上的一段話,樸實的話語里洋溢著無窮的正能量!“東方風來花滿樹,氣象萬千滿目新”,面對一個有優良品德、有創新精神、有夢想追求的商人,面對一個有責任意識、敢于擔當、忠實履職的政協委員,我們有理由相信,羅田縣政協委員、湖北惠濤藥業公司總經理馮正光的宏偉藍圖一定會實現,夢想的花朵一定會常開常艷!
(羅田縣九資河鎮政協聯絡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