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文,枝江市政協委員、枝江市白銀棉花專業合作社總經理、白銀紡貿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近年來,他立足崗位,把搞好本職工作與政協委員履職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政協委員的作用,為社員服務,帶領社員致富,受到當地老百姓的交口稱贊。
新模式促棉花產業發展
枝江市白銀棉花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5月,在他的帶領下,合作社成員現已達到10561戶,入社棉田近16萬畝,輻射到周邊的松滋、當陽、太湖、菱湖等優質棉產區。為促進枝江棉花產業發展,周家文經過多年的探索,建立了“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訂單+期貨”的生產經營新模式,形成了從農戶賣棉意向調查、信息收集與調研、籽棉期貨合同簽訂到期貨市場套期保值交易一體化的操作流程,從而實現了“興棉花產業活一方經濟,建專業組織富一方棉農”的目標,該合作模式在實踐中受到了較好的效果,被中國證監會在全國推廣。由于種棉收益穩步增長,枝江市的植棉面積得到了穩定和提高,棉花產業得到了發展。模式效應和規模優勢使他的合作社迅速發展壯大,2013年,該合作社被農業部評為“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白銀”牌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全省最大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之一。
科技示范引導棉花種植
去年,他投資225萬元在該市七星臺鎮董家灣村建立的標準化棉花生產項目,已通過驗收并投入使用,還在百里洲、七星臺等產棉大鎮建立了1100多畝優質高產棉示范基地,廣泛開展棉花高產示范競賽。在示范帶動下,棉農積極采用高產、高衣分、抗倒伏的優質棉種和科學植棉方式,棉花產量和質量大幅提高。他還大力推廣酵素菌、棉花專用肥等生物有機肥,引領枝江棉花傳統農業向生態農業過渡。為切實加強常年對棉花病蟲害的防治,聘請棉花奶奶李文英等農技專家擔任技術顧問,免費提供技術指導、發放植棉技術資料和光盤,送技術到田間地頭,幫助棉農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點,安裝短信群發軟件,將棉花各個不同生長時期的特性,田間管理要點,市場信息通過短信平臺發送到社員的手機上,指導社員科學植棉并及時了解市場動態。
助農增收紅利反哺社員
近幾年,他采取棉種補貼和集中采購平價農資和運輸補貼等方式幫助棉農減少生產成本,助農增收。據統計,僅2013年就為棉農節省開支28.75萬元。他以電子商務為平臺,積極嘗試訂單生產的新模式,通過保底合同、籽棉期貨合同讓社員有效地規避了市場風險,增加了棉農收入,通過期貨套期保值助農增收960萬元。
對參與股份合作的社員,他始終堅持“服務為先,讓利于民”的為民惠民理念,年終按繳納股金金額的20%進行股金分紅,對社員和片區經理向合作社交售的籽棉按100元和50元每噸的標準進行交易額分紅及綜合補貼,將合作社提取公積金、公益金后的盈余全部返還給了社員。2013年他通過股金分紅、交易額分紅和盈余返還共為棉農增收183.8萬元,4年來累計分紅達790余萬元。
根據國家棉花宏觀產業政策的調整,面對棉花種植面積逐年減少的現實,今年他還拓展了糧食經營業務,投資1000多萬元興建了兩條日處理濕糧1000噸的糧食烘干線,切實解決了社員濕糧銷路問題。他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逐步把白銀棉花專業合作社打造成集糧、棉、油生產經營為一體的知名農業企業集團。
(枝江市政協 李紅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