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核桃掛果,這時候,我們要多注意管護,病蟲害防治,施肥補肥問題都得提前作好準備。”2014年6月23日,保康縣核桃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暨核桃化控現場會在店埡鎮召開,縣政協委員、佳潤核桃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永鋒在大會的現場向參會人員介紹了合作社的發展概況、規模、內部建設情況以及合作社服務內容,并向核桃種植戶講述了核桃種植管理的各種注意事項,以及專業合作社對發展核桃的美好前景。當地的核桃種植戶對這位“社長”無不佩服和贊許,他牽頭創辦的佳潤核桃專業合作社,正帶領廣大農戶在共同富裕道路上昂首闊步。
2007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把核桃產業作為全縣的支柱產業來發展,核桃產業在全縣迅速發展起來。作為鎮農技中心主任,鎮政府安排陳永鋒在公溪溝村掛點時,為了響應縣鎮的號召,他帶頭流轉荒山,種植核桃160多畝。在發展核桃產業的過程中,他發現核桃產業主要是小戶分散種植,自管自種,自產自銷,管理難、銷售難也一直是核桃產業發展的問題所在,單憑農戶小打小鬧,產業無法做強做大,也不可能成為群眾發展的致富產業。當時,陳永鋒就想,“如果在全鎮形成一個平臺,把資源集中起來,力量聚集起來,讓核桃種植戶有一個可發展的集體團隊,讓各村懷揣種植、管理技術的人員有一個可發揮的舞臺,各取所需,不是更好嗎?”
2013年6月,縣政協提出了在全縣政協委員隊伍中廣泛開展“三個一”活動,委員創業是整個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活動的開展讓陳永鋒心中一震,眼前一亮,作為縣政協第九屆委員,他決定在履職實踐中,立足自己已有的160多畝核桃基地,依托技術、資源和政策等方面的優勢,開展創業助推核桃產業的發展,搭建專業合作社這個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平臺。懷著讓更多的農戶能夠鼓起腰包,讓更多的群眾得以致富的夢想,在鎮委、鎮政府的支持下,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當年7月,他牽頭成立了店埡鎮第一個專業規范的核桃產業合作經濟組織—保康縣佳潤核桃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在成立的最初階段,也讓陳永鋒大費苦心,就像他所說的,“合作社是在各位領導、干部、群眾的期望下成立起來的,它就像一個嬰兒一樣,需要我細心照料,才會慢慢茁壯,漸漸地走向正規,去反哺培育它的農民群眾。”
2014年,縣政協提出建立委員聯系群眾的“151”制度。陳永鋒非常興奮,認為縣政協開展的活動“開在了他的心坎上”,通過活動,可以進一步了解農戶們的思想動態,以此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為了讓更多的農戶了解合作社,加深對合作社的認識,陳永鋒在望糧山村開核桃春管現場會時,說起合作社,一位農戶當場問他,合作社有什么好處,起到什么作用。他立即簡單明了、一針見血的說,“一是解決技術服務,二是保證平價物資供應,三是爭取機械補貼,四是保證產品回收。只有擴大種植規模,提高核桃產量,壯大合作社經濟才能最大程度保障我們的利益。”當時這位農戶立刻舉起雙手說到,“我馬上加入合作社組織”。農戶們的支持讓他略感欣慰,之前付出的心血也總算有所回應。
合作社成立的目的反映了陳永鋒創業的初衷,順應了多數農戶的意愿,得到了大多數農戶的支持。但是,如何盡快兌現他對農戶許下的承諾;如何以傲人的成績回饋群眾期盼的眼神;如何讓合作社快速發展……太多的如何,讓他茶飯不思,夜不能寐。此刻,合作社發展的前景一直策動著他的心,創業服務群眾的心情讓他不敢多作停留,“時間是多么的寶貴,一刻都耽誤不得”,陳永鋒馬不停蹄的奔走在大林、天星、欒家坡村的核桃種植大戶家中,想要通過他們先引導、帶動更多的農戶發展種植核桃,因為單靠一家一戶單打獨斗很難成功,必須發動村民,形成規模效益。陳永峰聯合當地的核桃種植大戶,通過召開現場會形式,號召更多的農戶加入合作社。同時,對于店埡鎮的核桃業剛剛起步,農戶大多對核桃種植一竅不通的現實問題,他又找到了分管店埡鎮核桃產業的老武裝部長,楊宜民同志,提出讓核桃種植戶們集中進行培訓,可邀請技術人員或者是懂核桃的村民在核桃種植現場面對面的向農戶傳授種植、管理核桃的實用技術知識。楊部長在聽到陳永鋒的意見和建議后,十分贊同。在征求黨委政府的同意后,一場意義重大的培訓會在2014年4月如期開展。培訓會還組織編印了核桃技術小手冊,技術員人手一冊,農戶每家一本,全面普及核桃科學管理技術,積極調動了核桃種植戶自主經營的積極性。
合作社通過培訓會這一橋梁,傳播了種植知識,聯系了群眾,網絡了各大核桃種植戶。借此東風,陳永峰多次召集農戶,風雨無阻,大家為他的毅力、為他的決心而撼動,更為他的群眾情而感動,他們不約而同的相互聚集,集思廣益,提出了以提高果品質量為目的,以全面落實水肥投入、病蟲防治、樹型培養、嫁接改造等各項措施為載體的創新果園管理模式。陳永峰依照民愿,從實際出發,在合作社內部建立了3支服務組織,“植保服務隊、嫁接服務隊、綜合服務隊”,對核桃生產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一條龍”式的服務改變一家一戶分散種植、管理粗放的弊端。
不僅如此,合作社還讓農戶共享管理資源、技術資源,幫扶農戶致富,落實“四包”服務,凡是愿意種植核桃的農戶,包技術指導、包物資供應、包產品回收、包農機補貼,逐漸實現產供銷一體化服務。截至目前,專業合作社在已網絡本鎮17個村、鎮外4個村的760多名社員,承載核桃面積達到1.5萬畝,聯合融資達到1100萬元。
如今,全鎮核桃總面積達到3萬多畝,陳永鋒和他的合作社將爭取更多的核桃種植戶加入,對社員做好技術指導和統一銷售服務。對于合作社的發展前景,陳永鋒充滿信心。下一步,合作社將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建立屬于社員自己的生產場地,購買加工機械,統一加工和銷售,真正把合作社做強做大,著力解決店埡鎮核桃產業管理難、銷售難的問題。陳永鋒通過實實在在的創業之舉,不僅與群眾增進了感情、深化了親情,還讓一方百姓享受到發展成果。
(保康縣店埡鎮政協聯絡處 雷月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