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風采

護 花 使 者——記當陽市優秀政協委員、半月鎮初級中學教師馬春琴

2014-09-21 11:21:11  
字體大小:【

 

    暑假,我們隨同市政協半月鎮聯絡組的同志來到市政協委員馬春琴工作單位——半月鎮初級中學。雖酷暑難耐,校園的花依舊怒放。一位園丁一邊澆水一邊指著一朵漂亮的花告訴我們,這種花的名字叫四季海棠,她不畏嚴寒酷暑,一年四季都鮮艷無比。就在這座如花的校園里,我們采訪了馬春琴老師。采訪過程中,我們沒有被“當陽市優秀教師”、“宜昌市師德標兵”、“當陽市第四屆學科帶頭人”、“當陽市優秀政協委員”這些披在馬老師身上的一道道光環所打動,折服我們的恰恰是發生在馬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一個個小故事。


用愛,敲開學生心門


    中等個兒,身穿紅色短袖上衣,一頭筆直而又烏黑的秀發披在肩上,透過鏡片的眼神靈犀得能穿透每一個人的內心,不拘束的言語讓人在陌生的氛圍中變得輕松,這就是我們今天初識馬老師的印象。
    “從教17年,當了13年的班主任,我從不挑剔班級和學生,我最在乎的是每個學生的進步,哪怕在別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馬老師以這句話為開場白,和我們一起追尋那往日艱辛卻幸福的時光。有一個學生叫李源,在接班時,有同事就點穿她,這個學生“朽木不可雕”。果然不出所料,剛接手就發現李源把學習一點也不放在心上,眼神里總是充滿著叛逆,靠惹事吸引大家的眼球從而自我滿足,班上的同學對他極其反感。通過兩個星期的觀察,馬老師發現李源這個孩子的本質并不壞,因為自己成績差,認為得不到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注,滋生自卑感,所以就“破罐子破摔”。馬老師抓住他這一心理,開出一劑特殊“藥方”:凡事對他少苛求,多寬容;少埋怨,多理解;少指責,多尊重。當他違反紀律時,馬老師不是簡單責備他,而是微笑告誡他,這樣做有什么危害,讓他曉之以理。每一節課馬老師都會把鼓勵的目光投向他,盡管他經常開小差。下班輔導時,馬老師總要在他身邊停頓一會兒,盡管他從不請教問題。不管什么場合碰到了李源,馬老師總是要輕輕拍拍他的肩,盡管他常常有意回避……
    功夫不負有心人。慢慢地,李源這孩子開始有了一些改變。有一天,馬老師批改作業時,在李源的作業本里發現了一張紙條,上面工工整整寫道:“馬老師:我曾經有一個很幸福的家,可因為爸爸的變化,現在家里再也沒有了快樂和溫暖。父母整天吵著離婚,而我只是他們吵過之后媽媽的哭訴對象,爸爸的出氣筒。我以為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關心我。我的好壞、甚至我的生死都不會有人在意。老師,是您的眼神讓我知道我不是這個世界上多余的人!”“我失職了,我怎么就忽視了他的家境呢?”馬老師一邊自責一邊回復到:擦亮你的眼睛,打開你的心門,你會發現其實有很多人在乎你,老師只是其中一個!從此,批改數學作業成了馬老師與李源情感交流的紐帶,在批閱中馬老師和他談大人,談親情,講述自己的故事……
    一次家長會后,馬老師突然接到李源爸爸的電話,該不是又出什么亂子了吧,馬老師心里想。“馬老師,三年了,我今天終于聽到李源叫了我一聲‘爸爸’……”此時,馬老師心里一塊石頭才落了地,她分明感覺到電話那一端的哽咽與顫抖,一位單親爸爸、七尺男兒的堅強與“懦弱”。去年,李源考上了理想的高中,他給馬老師打來電話:“老師,是您幫我找回了自信與信心,讓我揚起了生活的風帆。謝謝您!老師,放心吧,您的教誨我會永遠銘記于心!”那一刻,馬老師心中涌起一股幸福的暖流,無法言喻。
    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提起小陽,馬老師說:“小陽曾經是個迷戀網吧的孩子,曾有在網吧呆三天三夜的記錄,為了幫他戒掉網癮,整天和他就像捉迷藏一樣,跑的路不止百里。如今大三了,前天還給我打來電話問好。”講起學生的故事來,馬老師是那樣如數家珍。“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馬老師說:“17年來,我最高興的是接到學生的電話,最喜歡聽的是學生的問候,我把這看得比什么榮譽就重要。”是啊!在馬老師的字典里似乎只有“學生”二字。馬老師對教育工作的執著,對學生的愛,感動了她的學生也感染著我們。


用情,體察民之所需


    作為一名教育戰線上的政協委員,馬老師說:“我應該比我的同事們多長一雙眼睛。”她常常把走訪家長也看著是走訪群眾,搜集家長意見,同時也在搜集社情民意。馬老師時時處處牢記自己的身份,以政協委員責任和眼光關注身邊的一切。
    一次散學護送學生出校門的時候,馬老師看見七(2)班的一個同學身背兩床被絮,一手拎著熱水瓶,一手端著臉盆,盆中還放著一些生活用品,頭頂烈日艱難地往校外走。繁重的行李讓這個不足一米四的瘦弱女孩不得不兩步一歇,很快,汗水淋濕了她的全身。她的家長呢?她怎么回家?帶著疑問,馬老師叫住了她。經過詢問,才知道,她爸爸在外地打工,媽媽這幾天也在離家不遠的工廠上班,她只能自己搬行李。而通往她家的僅有一趟班車已經走了,現在,她只有負重徒步回家了。見此情景,馬老師不由一陣酸楚,于是叫來同事的車,一同將這個女孩送回了家。
    可是,在返程途中,又有一些情況讓馬老師揪心:一輛輛滿載著行李的摩托車上還擠著兩三人,搖搖晃晃。一些無證的三輪車和拖拉機也是堆滿了學生和行李,甚至還有幾名學生騎著摩托車載著行李在路上飛奔,這該有多大的隱患啊!想想學校三番五次地強調的不得超載、不乘三無車輛、學生不騎摩托車等交通安全教育在此時顯得多么乏力。
    在后來的幾次與家長的交談中,馬老師說出了學校老師的擔心,家長們也道出了自己的難處:許多學生父母在外打工,照看孩子的大多是爺爺奶奶,父母在家的,一到農忙時節,也沒時間來接送學生。而家校之間,一般只有一輛班車通過,時間上也不吻合。路途不遠的學生徒步回家還行,而太遠的走到半路,可能天就黑了,所以拼車的現象就多起來。
    “關于解決農村中小學學生上、放學途中接送車輛問題”在政協當陽市七屆三次會議上,馬春琴委員的一紙提案得到了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于2013年3月多部門現場聯合辦公,在半月初級中學、鎮小實行定時多班次接送學生,解除了家長和學校的憂慮,受到社會贊許。


用行,塑造師德風范


    涓涓細流可匯江河。馬老師常說:“我不是大款,也做不了大事,但我相信人多力量大。”馬老師和丈夫兩個人每個月的工資加起來近4000元,除去家庭開支、孩子讀書、贍養老人后,所剩無幾。但,馬老師每年都要擠出500來元,用于幫扶那些有困難的人。這是馬老師和丈夫多年來就達成的默契。“只當我抽煙了”每一次捐款,他丈夫總是這樣詼諧地說。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2010年4月,青海玉樹發生地震災害,當時馬老師的兒子小新在半月鎮中心小學讀二年級,學校少先隊大隊部組織向災區獻愛心活動。“媽媽,捐2元太少了,我想捐50元,讓那里的小朋友多買點東西。”小新對媽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馬老師不假思索贊同了兒子的意見,并對兒子豎起了大拇指。
    今年夏季來臨,馬老師又在家里進行了一次清理,將11件大人小孩的衣物清洗打包好了。每年到著裝換季的時候,馬老師總要把家里衣柜清一次倉,把大人小孩退役下來的衣服理出來,清洗、分類、打包,捐給需要的人。小翠一家是云南搬遷來的,家里共7姊妹,在讀書的就有4個,家境十分貧寒,是馬老師的特定幫扶對象。馬老師不僅本人堅持給小翠買些學習用品,捐衣物,還注意搜集同事們換下來的舊衣物,捐獻給小翠的同胞姐妹及家人。“馬老師,等我以后工作了,我一定會像您一樣,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每當小翠從馬老師手中接過捐贈的東西時,就會懂事的說上這句話。
    由于時間關系,在我們即將給故事畫上省略號的時候,校長鄭金濤得知消息從外地給政協半月鎮聯絡組的同志發來信息:馬春琴老師是一位被我校師生譽為的“最美教師”,希望通過您們的推介,進一步鼓舞馬老師及全校師生,深表感謝!結束采訪,當我們慢步離開校園時,那位園丁又出現在我們眼前,他正在精心給花松土、澆水。我忽然覺得馬老師就像那位園丁、校園的“護花使者”,在她心血和汗水的澆灌下,一朵朵美麗的“鮮花”正在燦爛地綻放。


(當陽市政協  姜生華 李棟善 張衛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