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縣是山區農業縣,農業系統政協委員結合自身崗位特點和實際,扎根基層,深入群眾,履職盡責,委員工作得到群眾的高度贊揚。
一、抓調研,發揮委員作用。一是圍繞全縣農業農村工作開展調研,積極為涉農部門工作提供參考意見,并對農辦草擬的1號文件提出建設性修改意見;二是圍繞農業特色產業建設開展調研,為竹房城鎮帶建設獻計出力。竹溪縣農業系統委員活動組提出在“中峰鎮建立現代特色農業示范片”,重點圍繞“四個百萬工程”進行建設,得到了相關部門和中峰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現已建成以千畝貢米基地為核心,輻射千畝苗圃、千頭山羊、千畝藥材、千畝核桃、千畝噴灌、千米河堤的現代特色農業觀光示范園,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三是建言獻策履職責。農業系統委員提出了“關于加快發展畜牧業標準化養殖”、“關于發展水產養殖”、“關于整修運動廣場”等一批關注民生、促進發展等方面的提案,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
二、抓重點,踐行“1121”活動。竹溪縣政協提出開展“1121”活動后,農業系統委員活動組成立了“1121”活動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進一步分解了工作任務。政協委員郭承平、段羅成幫扶中峰鎮樂園村民甘少榮、李梅建設一棟“1235”模式標準化羊舍,飼養40只能繁母羊,年出欄100只以上肉羊,年收入2萬元以上,并籌資4萬余元在中峰鎮湯家壩村新修U型渠400余米,解決其村灌溉難的問題;政協委員王大材深入蔣家堰蓮花村就該村發展脫毒馬鈴薯等特色產業舉辦了培訓班,開展了測土配方施肥,幫建400畝脫毒馬鈴薯基地,并幫扶村民王成明600元購買種子、肥料,實現家庭增收1萬元;政協委員羅立東幫扶匯灣青龍村四組貧困戶田云章現金500元解決生產投入資金,提供加工機械一套,幫助其建成1畝高效經濟林,解決增收問題。兩年來該活動小組共幫扶資金10萬元,幫扶發展農業增收20多萬元,幫扶轉移勞動力增收19萬元,物資幫扶形式多樣折款達15萬余元,達到人均收入3500以上的目標。
(竹溪縣政協 陳芳芳 曾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