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1988年那個炎熱的夏天,一位少年離開了他熟悉的校園,從此一腳伸進了黃泥湯中,但他不甘心就這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過一輩子,因為他堅信路在腳下。抱著這個信念他從那個名叫重陽村的地方走出來,一路走來克服諸多阻攔,嘗盡世間冷暖,終于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他就是現年42歲的保康縣政協委員、湖北宏鑫源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呂耀剛。
創業路 舉步維艱
1971年,呂耀剛出生于保康縣重陽村的一戶農家,自幼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1988年初中畢業后繼而輟學在家務農,每日耕作于田壟之間,身體上的疲乏并沒有磨滅他想闖世界、創事業的信念。他開始搞一些土特產購銷,將大山里木耳、香菇、藥材等山貨收進來,再賣出去。經過幾年的努力,積累了一些本錢和經驗,生活也有了些改善。但1997年那一次生意上的失利,讓他的人生重新跌回起點。
1997年因茶葉生意經營不當,他一下損失好幾萬元,不僅家底全失,反而欠下了一筆債務。為了償還債務,在朋友介紹下,呂耀剛進縣城開了一家豆腐店。為了節省開支,哪里房租低廉他就搬到哪里,先后在縣城夾堤、余家坪、影劇院等多個地方做過。這樣干了三年,債務終于還清了。隨后,他做起了干貨、調料生意。
當時,我縣大型水電樞紐工程寺坪水電站移民工程已全面啟動,他發現,隨著移民工程的推進,居民對家具的需求與日俱增。2003年,他停下了紅紅火火的干貨、調料生意,轉型進軍家具銷售,在寺坪鎮開了一家家具零售店。一開始進入家具行業用呂耀剛自己話說:“家具銷售是一個朝陽產業,自己作為一名新兵,一切都還是處于練手的過程。”但就是這樣一名“新兵”,無論何時何地都親力親為,家具的采購、收貨、銷售甚至是搬運都是全程參與,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用行動換取效益,通過幾年摸爬滾打,在保康的家具市場逐步擁有了一席之地。
經營中,呂耀剛看到服裝、家電行業的品牌專賣店在縣城如雨后春筍般開起來,聯想到自己從事的家具行業為何不能擁有自己的品牌呢?經朋友介紹,他跑成都下廣州,進行市場調查,最后決定代理“好風景”這個品牌。2007年8月,他在當時的金都商廈租下300平方米的賣場,開起了保康第一家品牌家具店。這一次他又是傾其所有,店面裝修前談好9萬元,最終花了12萬元。第一次進貨回來運費就沒錢付。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家具店還未正式開業,家具就被蜂擁而來的客戶搶購一空,連樣品都被買走了。幾年下來,“好風景”家具店店面不僅從起初300平米擴展到現在的1000平米的大賣場,而且順利拿到了地區總代理,年銷售額200多萬元,實現利稅3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5個以上,成為地區行業里的一面旗幟。
愛心路 堅持不懈
企業在發展的同時,不能忘記社會責任。呂耀剛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2012年8月6日,突如其來的特大洪水給保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不到早晨7點,呂耀剛便起床來到縣城牌坊灣段,因為自己的40畝苗木基地就在這里。站在牌坊灣隔河相望,他的心涼了半截,因為位于此地的幾個大型企業洪水都已經將一樓完全淹沒,自己的苗木基地可想而知。當他聽一旁的人說,這水都是從黃堡鎮過來的,那邊的水漲的更大。他馬上拿起手機聯系黃堡鎮財政所所長馮澤亮,焦急的等待換來陣陣忙音,信號不好使他心急如焚。下午,馮澤亮回電話說:“黃堡受災非常嚴重,你作為一個企業家能否給予一些支持。”
其實,呂耀剛心里早已存有慰問災區之心,作為保康商會常務副會長的他積極與會長高洪群商量,迅速組織商會會員去災區慰問,并當場將身上的一千元現金獻給受災群眾。在聯系打聽其他兄弟企業受災情況的同時,他不顧自我損失,積極組織自己公司員工到牌坊灣幫助那里的受災企業清淤排澇。
現在受災的村民可能沒有飯吃,沒地方住,僅憑一己之力難以解燃眉之急。想到這些,他于8月7日向“好風景”家居總裁王自松匯報了保康受災的情況。待總部核實情況后,決定由“好風景”紅十字會發起“博愛100行動”,向黃堡鎮中心學校及附屬學校捐資10萬元,以幫助他們重建美好校園。10萬元捐給了學校,同時呂耀剛又從自己的家具銷售收入中拿出千分之五用于學校未來的建設與發展。事實上,呂耀剛在創業路上,也一直堅持著愛心接力。
從2008年汶川地震開始,呂耀剛每年都會參加多場愛心公益活動。2009年赴四川漢旺災區,看到當地一名在地震中失去雙親的小姑娘,在塞給她幾千元錢的同時留下了聯系方式;2010年為玉樹災區捐款6600元;2011年在“關愛小琪琪”活動中捐款2300元,同時每年捐助貧困大學生不低于5000元,據不完全統計,六年來呂耀剛累計捐出的現金超過15萬元。回首來時路,一路的磨難不僅僅是把人逼入絕境,更是人生的另一種醒悟和升華。
未來路 拼搏前行
自黨的十七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逐步被提上各級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近年來,保康縣也在不斷探索生態經濟強縣之路,這讓善于動腦的呂耀剛又看到了其中蘊藏的無限商機,2011年6月,他注冊資金200萬元,成立了保康縣第一家綠化專業公司——湖北宏鑫源綠化科技有限公司。
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奮斗,公司員工擴展到30人,其中擁有高級設計師2名,高級園藝師3名的研發及施工團隊。公司在縣城周邊擁有300多畝苗木基地,由數名高級園藝師精心培育了紫薇、臘梅、紅豆杉、牡丹等本土珍稀綠化苗木及林業用苗木,長期供應于全國各地苗木市場,去年營業額在200萬元左右,公司固定資產達到2500萬元。
展望未來,他滿懷信心地說:“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園林綠化商機無限,我們計劃舉辦專業培訓班,既為同行,也為我們自己培養技術過硬的專業人才。通過隊伍建設和科學管理,努力在一、兩年內使年經營收入達到1000萬元。”
不懈拼搏努力,不僅成就了自己,更贏得了社會的認可與尊重,他先后兩次榮獲縣級“統戰工作先進個人”、2012年度抗災救災社會有功人士等榮譽,企業先后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同心活動”先進集體、“優秀民營企業”、“民企聯村”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保康縣政協 王俊楚 張鋮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