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風采

回鄉之路越走越寬

2014-09-21 11:20:07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 class="font01">大

——記廣水市政協委員、仁健食品公司總經理陳嬌


    作為廣水人民的女兒,在學業有成之后,一心想回家鄉干點事業,以回報廣水的父老鄉親。她,就是廣水市政協委員、仁健食品公司總經理陳嬌。


回鄉創業


    陳嬌,今年25歲。17歲考入大學,2007年畢業于湖北經濟學院注冊會計師專業。曾對大城市有些向望,看好其優越的人文、生活和工作環境,于是就地在武漢有關企業“鍍金”,通過一段時間的“闖蕩”,總認為有些不踏實,有時還有些“心慌”,“一門心思”想回家鄉拼一拼,承接父母創下的基業,拓展新的發展空間。致力把廣水農業六大板塊之一的吉陽大蒜產業做實做大做強。就這樣,她毅然決然地回到廣水,將父母的家業發揚廣大,將廣水大蒜產業“擂”起來。此舉得到父母的認同,為陳嬌騰出了自主創業的空間,打造了發展的平臺。


科技創新


    回鄉創業應該說愿望是好的。但要做好一項工作,經營一個企業,發展一個產業,滿足于傳統經營和管理方式是沒有出路、沒有前途的,必須走科研開發之路,依靠科技發展企業。陳嬌迅速將自己的想法付出行動,與父母一道,念了“四趟經”:一是念項目經。先后走訪市科技、農業、發改、經貿、財政等職能部門,尋求政策支持,積極爭取項目。仁健食品公司組建以來,先后爭取上級各類項目10余項,其“大蒜系列產品開發”、“優質吉陽大蒜系列產品深加工”、“水相法提取大蒜油”等6個項目先后被列入廣水市重點科技計劃、湖北省研究與開發計劃和國家星火計劃,有的項目獲廣水市科技進步獎。這作為無形資產,提高了公司知名度。二是念科研經。陳嬌將公司與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院、湖北省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開發關系,堅持專家指導與自主研發的結合,先后申請國家專利8件,其中發明專利2件,其“天然食品防腐保鮮劑及制備方法”獲得申請并授權國家發明專利。這是公司組建以來又一自主創新成果,是食品從化學防腐向植物防腐轉變的一大突破,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和應用前景。三是念產品經。該公司立足資源型產品開發,以本市享譽全球“吉陽大蒜”為基礎,進行大蒜片、大蒜茸及大蒜腌制品等“吉陽大蒜”系列產品開發,其蒜茸尤為消費者所喜愛。為了解決原材料和產品單一問題,公司挖掘本地豐富的山野菜資源,變廢為寶,進行馬齒莧、蕨菜、槐花、寶塔菜等山野菜和劍桿白菜、豆腐乳、粒粒香等家常菜共20多個品種開發,“吉陽粒粒香醬菜”榮獲湖北省(武漢)農業博覽會最佳暢銷產品獎。隨著廣水大蒜和食用菌兩大農業種植業板塊不斷壯大,仁健食品公司還開展了大蒜制品與黑木耳、香菇的有機嫁接,加工出香菇蒜茸、黑木耳蒜醬等產品,產品包裝由玻璃瓶改為易拉罐,以減少路途搬運過程中破損等問題,已被廣泛接受。四是念示范經。為了綜合開發和有效利用資源,該公司還開展了一些應用型的科學試驗與科技示范,組建了“吉陽大蒜專業技術協會”,網絡了大蒜主產區60多名會員,進行標準化栽培試驗,其中地膜栽培模式每畝純收入高于露地栽培千元以上;開展馬齒莧的人工栽培,一次播種多次收獲,每畝產值在2500元以上,比一季水稻增值1倍。


做大做強


    科技是企業發展的源泉,創新是企業做強的動力。經過創新發展,仁健食品公司先后被省科技廳批準為全省首批農業和農產品加工重點企業、吉陽大蒜種植與加工創新示范基地,還獲得了廣水市、隨州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殊榮。公司注冊的“家里客”商標品牌,先后獲得隨州市知名品牌和湖北省著名品牌。通過野菜家用的探索,老菜新作的創新和內菜外銷的擴充,使企業年達產能力、產值和稅利分別達到5000噸、3000萬元和300萬元以上。仁健食品公司取得的這些成就,與陳嬌這幾年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一是在品牌設計上,由自行型到招募型。大膽思索勇于創新,致力于采用網絡征集,或利用自身做企業形象代言人,不斷改進設計,改進包裝,擴大影響,切實地把品牌做好,產品做優,企業做大,效益做高。二是在產品展示上,由封閉型到開放型。公司自成立以來,對企業及產品只滿足于三、四期畫冊宣傳,數量也只不過3萬份而已,對公司及產品形象宣傳效果有限。陳嬌到公司后重視宣傳,主張廣播電視、新聞報刊、網上交流等齊頭并進,做到固定宣傳和流動宣傳、理性宣傳與感性宣傳、畫冊宣傳與實物宣傳、臨街宣傳與會議宣傳并重,使公司的產品立足廣水、隨州,延伸到湖北及中南六省,直至沖向全國。近期她正在策劃與全國性雜志《糖煙酒周刊(食品版)》合作宣傳,讓公司的產品參加全國大型巡回產品營銷活動,為產品延伸擴散、走向大市場奠定基礎。三是在主導產品上,由多雜型到精專型。公司組建后,開發家常菜、山野菜兩大系列產品達20多個,顯著有些多、雜、亂,特色不明顯,重點不突出。于是陳嬌主張突出大蒜特色產業,突出做精大蒜產品,切實刷新“吉陽大蒜”這一品牌,切實“印”好“吉陽大蒜”這張名牌。在擴大規模、精深加工和產品升級上下功夫,讓廣水的“吉陽大蒜”走遍神州大地,走進千家萬戶,真正把公司辦成廣水、隨州乃至湖北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把大蒜產業培育成為廣水農業產業的支柱產業。

(廣水市政協張家金 廣水市陳巷鎮政協聯絡處楊俊林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