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風采

回歸創業的佼佼者——記當陽市政協委員、王店鎮雙虎勞保制品廠廠長鄂世才

2014-09-21 11:17:59  
字體大小:【


    據有關資料介紹,目前已有許多政協委員領辦了各類企業,而招聘較多的殘疾員工到企業工作,這在當陽市政協委員中尚屬由鄂世才委員領辦的王店鎮雙虎勞保制品廠這一家 。三年前,在外地經商辦企業的鄂世才毅然回到家鄉創辦了以生產手套、雨衣、工作服為主的雙虎勞保制品廠。在此期間,他以愛心奉獻、慈善回報社會辦企業的理念,招聘殘疾員工到企業工作,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贊揚,被人們譽為回歸創業的佼佼者。

回歸創業 再接再厲

    七月一個薰風送花香的日子,我們慕名來到王店鎮郊青山綠水環繞的這家企業采訪。在與該企業主、市政協委員鄂世才進行交談過程中,他不時被業務電話所中斷,主人連聲表示歉意,說實在對不起,都是催要產品的。陪同的市政協王店鎮委員活動聯絡處主任陳賢漢提議先到車間走走看看。在花園式廠區路上,我們邊走邊聊,陳主任介紹說:鄂世才原籍王店鎮人,多年在外地經商辦廠。2004年12月,經鎮政府和鎮招商辦作為人才引進回家鄉建功立業。為辦好這家企業,鄂世才自籌資金200多萬元,在占地14畝的廠區內,建起了3000平方米的兩個車間、兩間倉庫和一棟辦公兼公寓住宅的二層樓房以及6畝菜地等生產和生活設施的花園式廠區。廠區建成后,在招收員工方面,鎮招商辦主任趁熱打鐵轉達鎮領導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即全鎮已有不少依靠社會求助的殘疾人生活非常困難,沒有適宜的工作崗位,很難從根本上改善他們的經濟環境。言下之意他再明白不過了,面對鎮領導包含期待的目光,鄂世才若有所思便答應了。從當年開工到正常生產時,便在全鎮范圍內陸續公開招聘生產一線的殘疾員工13人。他為使員工在廠里安心工作,還免費為住廠員工提供公寓住房,廠里配置有彩電、空調、太陽能熱水器等生活設施。雙職工住單間、自己開伙做飯。每月廠里給員工宿舍支付20度電費。三年來他所領辦的企業累計已向國家交納銳收62萬多元。其中,今年向國家交納銳收仍達22萬多元。鄂世才回歸故里再續創業并大膽啟用殘疾人的舉動,受到家鄉人民的一致好評。
愛心撫殘 無微不至
  
    在采訪中,陳賢漢主任告訴我們說:“鄂世才領辦的這家民營企業招聘殘疾員工到企業 作,似乎有些不可理喻。因為員工的綜合素質,特別是身體素質往往是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之一,然而在這家企業這一切都是真的”。這無疑引起我們極大興趣。
  
    一位輪休年輕聾啞女工應邀與我們進行短暫筆錄交談——
    問:你叫什么名字?答:童海燕。
    問:今年多大年紀?答:已滿二十歲。
    問:干什么具體工作?答:縫紉工做手套。
    問:干了多長時間?答:一年多。
    問:文化程度?答:初中學歷。
    問:每月工資收入多少?答:多勞多得800-1000元不等。
    問:在這里感覺怎樣?答:廠里對我們很好。
    問:和你一樣的同事有多少?答:我們車間有13人。

    接著,一位叫陳明且肢體重度殘疾的人向我們述說:他今年39歲,夫妻倆是廠里雙職工,身邊有個9歲男孩。1989年他因車禍右腿高位截肢,后來安裝假肢,廠里開始就來了。他的妻子賀春前來補充感謝說:以前我要照管丈夫和孩子,又要種幾畝地維持生計,生活非常困難?,F在我們夫妻倆每月工資收入2000多元,多虧鄂廠長搭救我們。
  
    同時,廠里管理人員向我們提供一些新內容。他說,針對農活家務丟不開特別是行走不便的殘疾人,而家又住在本鎮范圍內的困難員工,可自愿組成“家庭組”。員工可將縫紉機搬到家里,務工務農家務自行安排。廠里優惠每年度二個月農忙不計產量,按10個月指標需完成手套25000雙,每雙加工費和機械保養費同時支付。管理人員還向我們舉例,新店村金香家里種10畝旱地;王店村春敏種5畝水稻,不務農時制作手套每月可收入800元左右。她倆異口同聲說:“在家就能賺到錢,不知怎么感謝廠里好!”
  
    采訪期間,我們圍繞其有關殘疾人生產生活情況與鄂世才交談繼續進行。筆者說:“恕我借用殘疾人打個比喻,碎磚不碎墻,碎柴不碎火。碎與不碎的辯證關系,在具體工作中是怎樣做好這一點?”鄂世才說:“殘疾人生理缺陷事實存在,于是他們有著區別健康人的特殊思維方式,因此把殘疾員工視為兄弟姐妹,處處想著他們,事事善待他們顯得更為重要,就像戴手套、保護手指又感到溫暖一樣?!?BR>  
    員工伙食給養是企業福利重要組成部分。廠區林蔭路傍,果實累累掛滿了絲瓜、苦瓜、黃瓜;菜地里種植青椒、茄子、西紅柿、豆角等時令蔬菜,豬圈里喂養8頭肥豬,屬于員工給養供應基地。午餐時間正好到了,筆者問身邊一位員工這頓飯多少錢?他是聾啞人,便用手語回答:先伸出兩指頭,接著示出五指巴掌。筆者搖頭不信,另一位員工在旁翻譯說二元五角。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難以置信。
回報社會 彰顯風采
  
    招聘殘疾員工到企業工作,就意味著承擔一定風險是不言而喻的。鄂世才認為,一是聾啞人語言交流障礙,殘疾人帶有普遍性自卑感而由此產生對他人妒嫉心理和抵觸情緒。在工作上做到揚長避短,最大限度滿足他們合理需求;在思想上給予最大寬容,做耐心細致說服教育,來不得半點強制,使他們心悅口服;二是在經濟方面,鄂世才特地算了一筆帳,一名殘疾員工培訓需要三個月,費用1000余元,上崗三個月只能干200元的活。比較而言,一名綜合素質特別身體健全優良員工成本則大大降低,似乎有些得不償失!當初招聘殘疾員工他也為難猶豫過。作為民營企業,招聘健康員工是最基本要求無可非議。俗話說,請客易,送客難。一旦出現問題,其社會負面影響可想而知。但想到更多的是如何正確面對得與失。有句千古名言:吃水不忘挖井人,吃木耳不忘樹樁。民營企業有所作為,要感謝黨的政策好。家鄉山水養育我,理所當然回報。當政協委員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義務和作為,不是一句空話。他認為殘疾人是不可的忽視社會弱勢群體,招聘殘疾員工就是為政府分憂,減輕社會就業壓力。他還認為,幫助殘疾人給他們救急的“魚”是永遠必要的。從長遠觀點來說,要給他們更需要濟貧的“漁”。這也就是搭建他們自食其力的平臺,挖掘殘疾人聰明才智,給他們提供一份熱量,就能發出別樣光彩,體現殘疾人的人生價值。同時,為社會創造財富,以優質價廉勞保手套為例,多年來立于市場一席之地,現在企業所屬12家直銷店,僅城區一家年營業額就達10萬元。2007年遠銷新疆、云南、貴州等省區達50萬雙,均出自殘疾員工之手。
  
    鄂世才回報社會的善舉不屬限于家鄉和本企業。一張“宜昌市慈善總會”于2008年5月15日物資入庫單,表達了鄂世才對四川汶川地震災區受難群眾,特別是傷殘人的深深掛念。鄂世才看了電視播發消息后,他率先于全鎮百十家企業第一個打電話詢問政協聯絡主任捐款捐物事宜,立即向災區捐獻價值42000元的1000雙勞保雨鞋。接著在鎮政府組織的街頭募捐活動中,鄂世才當場捐資1000元。在他帶領下,全廠員工紛紛行動起來,捐錢捐物支援災區。鄂世才的愛心慈善亮點,使我們對他的的愛心奉獻、慈善回報社會的企業理念有了更深一層認識,也充分彰顯了一名政協委員的風采。

                                   (當陽市政協李棟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