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風采

老百姓心目中的好醫生、好委員——記襄陽區優秀政協委員、區人民醫院副院長李慶安

2014-09-21 11:17:43  
字體大小:【


    李慶安畢業于同濟醫科大學醫療系,分配在襄樊市襄陽區人民醫院工作,中共黨員。2003年8月任襄陽區人民醫院副院長。2006年當選為襄陽區第三屆政協委員。

一、走進夢想

    李慶安從小生長在襄北黃土崗,也和其他同齡的人一樣,有過無數的夢想,可是就在他生活著的地方,鄉親們困苦的生活現實曾讓他觸目驚心:在當地村民生病了,很難找到一個醫術較高的醫生醫治;而有的農民朋友得了病,因無錢醫治只好在家里硬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比較普遍。這一張張痛苦無助的臉使他幼小的心靈產生了強烈的震憾:將來一定要做一名好醫生,來醫治這些困苦無助的鄉親們。于是他努力學習,發奮圖強,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1988年考入同濟醫科大學,從此走上了從醫之路。

二、癡迷事業

    1991年畢業后他被分配在襄陽區醫院心腦血管內科,在心腦血管內科專業崗位上已奮斗了十六個春秋。自穿上白大褂的第一天起,他就為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與生命賽跑,他要用手中的聽診器,用自己所學的醫學知識與生命賽跑,挽救一個個瀕臨死亡的病友,并且在這場比賽中一定要跑得更快!為了實現這個美好的愿望別無他途,唯一的辦法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他堅信知識可以改變一切,知識是他跑贏這場比賽的基礎。于是乎,憑著頑強的意志和毅力,憑著對專業知識的執著與追求,十余年來他堅持不懈地學習專業知識,經常一邊哄小孩,一邊看書;一邊炒菜,一邊學習,并且養成了每天晚上必須看書的好習慣,若不看書,他怎么也無法入睡。

    1999年醫院派他回母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深造一年,在那里他如饑似渴地學習,對自己要求極其苛刻,在給自己定的時間表里,吃飯不超過15分鐘,其他的時間全部用來讀書學習,檢查治療病人,因為他想把難得的進修機會一年當做兩年用。經常有教授問他來自哪個醫院,他的回答令他們大為驚訝,因為他們認為他應該來自“中心醫院”。2001年組織上又派他參加了衛生部“十年百項”醫療新技術推廣項目的學習班:全國微創顱內血腫清除學習班,學習班結束后,他立即回院在醫院加以推廣,積極開展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并以高質量的論文于2003年、2004年、2005年分別在北京、重慶、上海參加了全國內科主任高峰論壇。由他主持的《微創清除術與開顱血腫手術治療重癥高血壓腦出血臨床隨機對照研究》榮獲2006年襄陽區科技成果一等獎。

    2006年9月為了進一步提升襄陽區醫療衛生事業的救治能力,為了讓襄陽區的百萬人民健康多一份保障,為了給襄陽區人民醫院的二次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即將步入不惑之年的他,又一次踏上了求學之路,到省城的兩家大醫院進修學習介入療法。先從師于號稱為“南江北馬”的江洪教授學習心血管介入6個月,繼而從師于留德歸國的馮敢生教授學習外周血管介入5個月。大家都知道介入療法是目前治療腫瘤、心血管疾病的一種新型醫療技術,是在X線電視、CT、B超等影像技術的導向下,將特制的導管插入人體病變區,經導管進行藥物灌注、局部栓塞、引流減壓等,以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介入療法的開展,必將為襄陽的百萬人民帶來更大的福祉。但這種療法需要醫生長時間在有X射線的環境下操作,對身體的傷害性極大,可他顧不上這些,為了癡迷的事業,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他沒有猶豫,沒有退縮,毅然踏上了求學之路,在進修的醫院里如饑似渴地學習著……現已熟練掌握了介入技術,并在襄陽區醫院逐漸推廣。

三、抗“非”尖兵

    2003年春,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迅速在全國蔓延,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決擇:迅速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場抗擊非典的斗爭。當時,他也曾猶豫過,非典傳染性強,死亡率高達50%,被馬克思過早地請去了,幼小的孩子怎么辦?嬌弱的妻子怎么辦?年邁的母親怎么辦?但是在這緊要關頭,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白衣戰士,他怎么能等待?于是在第一時間內他向組織遞交了請戰書,在他的帶動下,全院160多名醫護人員寫了請戰書。由于他的基礎理論扎實,臨床經驗豐富,被組織上推選為襄陽區抗擊非典專家組成員,那年,他只有34歲,是全區乃至全市最年輕抗非專家。作為專家組成員,為了保證不漏掉一個高危病人,哪里報告有發熱病人和疑似患者,他都會親自去察看。

    2003年4月的一天,正是“非典”十分肆虐的時候,襄陽區石橋鎮一名在外地打工的青年從疫區返回家中,突然暴死。當時村民們議論紛紛,認為該青年死于非典,整個村子都蔓延著恐慌的情緒,有的家庭甚至舉家外逃到親戚家,躲避“非典”。在這樣的情況下,襄陽區政府責成“抗非典專家組成員”盡快弄清死者病情,穩定村民的情緒。作為專家組成員的他接到通知后,立即趕往現場,仔細了解死者的癥狀,認真分析死者生前的病情,憑著全面系統的醫學理論功底與臨床實踐經驗,迅速排出了非典,明確診斷該青年死于暴發性心肌炎,一場危機就這樣悄然化解。之后他又迅速回到襄陽區醫院的隔離病房,為當時從廣東、北京等重點疫區回樊的22位發熱病人進行免費隔離治療,每天都要一個個的檢查,一個個的治療,22位發熱病人全部治療痊愈,排除了非典疫情。幾個月的全封閉工作,他和其他醫務人員一起舍小家,為大家,克服了孩子上學沒人照顧,家屬生病需要照料等困難,圓滿完成了抗擊非典的光榮任務。由于表現突出,當年被襄樊市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光榮稱號。

    類似的突發事件,2004年5月8日伙牌中學發生集體發熱事件;2005年4月10日雙溝某村發生集體腹瀉事件;2005年5月20日東津鎮某小學集體發熱事件……他自己也說不清處理了多少件,但是作為一名醫務人員,他認為這是自己的天職,是應該做的。

四、管理的行家

    他平時除了注重醫學知識積累外,也十分注重管理知識的學習、應用。尤其是2003年他走上了副院長的崗位,分管業務,主抓醫療質量。幾年來,他通過在院內建立學分制培訓方案,對全體醫護人員進行三基培訓、急救培訓、營造學習氛圍等措施提高醫療質量,狠抓服務質量,使醫院醫療糾紛逐年減少,醫療質量不斷提升,在全市連續多年開展的醫療安全100天活動中,由原來縣、市、區二甲醫院倒數第二位,一下躍升為正數第三,成為由后進變先進的典型,業務收入也以每年30%速度大踏步前進,2004年、2005年連續兩年受到市衛生局的表彰;在他分管醫院醫療設備采購時,一直推行“陽光工程”,公開招標,使醫院美譽度在設備商的心目中位居市第一。

    在他抓業務的同時,也不忘為臨床科室的管理出謀劃策,婦產科業務徘徊不前,他主動請纓兼任了婦產科主任,通過完善科室內部管理制度,調整分配方案,加強人才培養、引進,使婦產科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普外科因為科室內部矛盾突出不能形成合力,業務逐年下滑,針對此種情況,在院黨委會上,他大膽提出從科學管理入手,探索型地將科室一分為二,劃小核算單位,使兩個科室有競爭,有對比,互相督促,共同進步。結果證明這個方法非常正確,不管是社會效益,還是經濟效益都較前大幅度提升。

    醫院每一個前進的腳步,都折射出“專家興院,管理興院”的辦院理念,他在這種辦院理念下,不斷豐富著自己的管理知識和管理經驗,努力地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干部。

五、百姓心中的好醫生

    從醫已16年之久的他始終認為,醫生即是一個崇高的職業,同時也是一個高科技的職業,醫生的技術、態度和責任心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健康與歡樂。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醫生必須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精益求精的醫療技術和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

    1996年的一天,一名全身浮腫、面容呆滯、身體極度虛弱70多歲的老太太到襄陽區醫院內科一病區就診,當時他正在值班接待了她,據老人家說,他們已碾轉多家醫院求治,病情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日益加重,治療費已花了近萬元。這筆費用對于一般家庭確實負擔不起,患者家屬已喪失了信心,打算放棄治療,只求盡個孝心。他雖然明白了患者家屬的意思,但憑著一個醫生的責任心,仍然細致地為患者檢查、聽診,并詳細地詢問病史,當看完病人后,憑借著日積月累的臨床經驗和理論基礎,他當即做出了明確的診斷:甲狀腺機能減退綜合征。患者在口服了他開出的不足拾元的甲狀腺片后,很快便康復了!患者家人一再對他表示感謝,并對襄陽區醫院的醫療技術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2006年8月,雙溝一60歲的女性患者突然出現昏迷,生命危在旦夕,用120急救車將患者接到他院后,經CT檢查為腦出血。時任副院長的他立即組織神經內科醫生,進行搶救,并親自主刀,為患者實施了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術后患者逐漸清醒,使一度瀕死的患者轉危為安。但是患者的兒子對年輕的他并不十分信任,出于對母親病情慎重的考慮,又悄悄地將母親的CT片拿到市內兩家大醫院,找神經內科專家看,專家們看后,異口同聲地說:“這個手術做得相當完美,十分成功。”不久,患者在神經內科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下痊愈出院,出院時患者的兒子握著他的手,連聲道謝,并真誠地說:“真沒想到,襄陽區醫院有這么年輕的醫學專家。”

    2006年5月,襄陽區方集鎮一產后大出血的產婦轉至他院婦產科,當時病情十分危重,產婦出血不止,雙側瞳孔已散大,瀕臨死亡。他一方面立即組織醫院專家組緊急會診,制定診療方案,另一方面組織婦產科、手術室、心內科、神經內科等科室的業務骨干實施手術,整個救治活動從下午四時開始,一直持續到凌晨五時,參與救治的醫務人員多達70余人。由于搶救及時,診療準確,終于把產婦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而此時他也已經整整24小時沒合眼了。當他走出重癥監護室時,患者的丈夫緊緊拉著他的手泣不成聲地說:“李院長,你們搶救的不僅僅是一條生命,一個嬰兒的母親,更是他這個即將破碎的家啊!”此刻,作為醫者,他是那么地滿足,那么地欣慰,也是那么地自豪!苦,在此時已泛出了濃濃的香甜;累,在此時已變成了陣陣的歡樂……

    在努力搞好本職專業的同時,作為區政協委員,每次在下鄉義診或為鄉醫培訓講課時,他都會認真傾聽基層群眾的呼聲,了解民情,匯集民意,積極調研、撰寫事關公眾衛生健康的提案,在會議中積極建言獻策,充分體現了一名衛生屆政協委員熱愛人民、忠于職守、勤奮工作、樂于奉獻的報國之心。

                                        (襄樊市襄陽區政協姚全勝 姜鑫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