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三級政協機關青年黨員在咸寧市嘉魚縣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省政協秘書長翟天山出席活動并講話。
翟天山寄語青年
■學習黨史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的新型政黨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符合中國實際。要立足專門協商機構的性質定位,充分認識人民政協的“六大優勢”,不斷豐富“有事好商量、商量好辦事”的制度實踐。要提振精神區位,增強從業自信,告別“權力本位”和“資源本位”,干一行、愛一行,學一行、鉆一行,掌握人民政協的歷史沿革、理論發展、工作規律,逐步從應知應會變成行家里手,甚至專家權威。
■新時代政協青年黨員,除了要提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七種能力”外,還要結合政協工作實際,在提高政治把握、調查研究、聯系群眾、合作共事四種能力上下功夫、見成效。要把好“總開關”,筑牢“政治把握”這個能力之魂;練就“基本功”,夯實“調查研究”這個能力之基;增進“魚水情”,練就“聯系群眾”這個能力之本;擴大“朋友圈”,抓住“合作共事”這個能力之要,不斷傳承紅色基因,促進政協效能提升。希望今后的青年黨員干部努力在提高國民素質、促進共同富裕、推動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上多作貢獻、多立新功,做到不落伍、不忘本、不自負,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斗終生。
風雨蒼黃百年路 提能增效譜新篇
省政協辦公廳會議處 劉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100年前,13名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青年人”出席中共一大,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今天,我們這一代青年人同樣勇敢地投身時代洪流,用心傾聽百年黨史的聲音,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從先輩們手中接過時代的接力棒。
一要堅定理想,賡續精神血脈。人民政協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作為一名政協人,應當熱愛政協事業,讓青春與政協事業為伴,以奉獻政協事業為榮,以成為政協人為傲,將效能提升內化為自覺行動。
二要增強素質,練就過硬本領。我們要抓住成長成才的黃金時期,既要多讀“有字之書”,向書本學、向歷史學,又要讀好“社會”與“實踐”的“無字之書”,強素質、增效能,做到知行合一。
三要勇于擔當,汲取奮進力量。富有朝氣的青年干部,應該具有創新的勇氣和銳氣,敢于轉變舊觀念、掌握新思維,打破舊慣例、干出新樣子,將黨史學習的成果轉化為效能提升的成效,爭做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
感悟黨史 以新擔當新作為踏上新征程
省政協辦公廳文書處 呂東
黨的歷史是一部豐富生動的教科書,記錄了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的探索、奮斗與發展歷程,是我們鑒往知來的精神寶庫,更是我們青年干部優質的學習資源。學黨史,就是要學習中國共產黨人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學習他們敢于擔當、逆境成長的精神品質,學習他們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的優良作風。學黨史,就是要用黨史感悟初心、涵養精神,啟迪智慧、砥礪品格。
人民政協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必須樹立崇高理想,堅定從業自信,激活干事創業原動力,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制度優勢。我們青年干部與新時代同向同行,肩負復興重任,只有敢于擔當、勇于擔當,在擔當中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方能錘煉過硬本領、提能增效。進入省政協辦公廳工作半年來,我積極融入、主動擔當,學政協人、思政協事,感悟初心、提升效能。作為政協機要戰線新成員,我將始終站在講政治的高度,以對事業飽滿的熱情和守崗盡責的擔當,秉持嚴謹細致、謹小慎微的高標準、嚴要求,做好保障和服務工作,爭做政協機關“紅色傳令兵”,干出新時代人民政協新樣子,以一流業績獻禮建黨一百周年。
在希望的田野上躬耕逐夢
省政協辦公廳人事處 李想
我覺得做政協工作在某些方面和研究水稻存在相似之處。
首先要守初心,播下好種子。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這就如同一粒種子,它是信仰、信念、信心,也是政協人的從業自信。新時代新要求下,我對照反思,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否堅定如初?作為一名黨的干部,“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絕學”是否仍在心中激蕩?作為一名政協人,是否真正做到以身處“四個一線”的標準要求自己?
二是要擔使命,蹲成好苗子。對于我們年輕干部,就是要樹立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正確事業觀,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積極接受“蹲苗”的歷練,努力做到“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把本職工作當成終生事業、永恒追求,主動擔當使命、砥礪品格。
三是要提效能,結出好穗子。水稻通過雜交,可以產出稻米多多的。我們政協工作,也是要集百家之長、納各方之策,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凝心聚力,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具體就是要做到善學善思、善謀善為、善作善成,不僅把一件事做得有意義,而且做得有意思。讓工作趣在其中、樂在心中,那么結出提質增效的飽滿稻穗將是必然結果。我們每個人都代表著政協的新樣子,讓我們在希望的田野上披荊斬棘,前方必是更偉大的勝利!
鑒往知來悟思想 行穩致遠開新局
省政協辦公廳行政處 胡佳珺
要從黨史學習中汲取精神之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學黨史講黨史不能停留在講故事、聽故事層面,而要通過講故事引導廣大黨員加深對黨的歷史理解和把握,加深對黨的理論理解和認識。一部好劇就是很好的開胃菜,比如電視劇《覺醒年代》讓觀眾真切地認識了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必然性和道路選擇的正確性,不失為一部生動教材。黨史應該常學常新,在不斷學習中傳承紅色基因,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要從黨史學習中激發奮進之力。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起步之年,必須以“穩”為前提,以“進”為方向,把黨史學習成果轉化為強勁動力,以“拼”的勁頭,鉆業務、強素質;以“搶”的狀態,主動擔當、激發熱情;以“實”的作風,吃透政策、學深業務,做好每一件小事。
要從黨史學習中培養浩然之氣。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當下,作為財務人員,要始終把廉潔品格作為價值追求,積極主動接受監督,養成“自帶干糧去辦公”的好作風,把“家底共知、家財共理”落到實處。
述往思來,知史奮進。要做好黨史學習“成果轉化”文章,將百年黨史的滋養轉化為不變的政治本色和效能提升的行動自覺,加長板、補短板,以昂揚的姿態迎接新征程。
傳承紅色接力棒 走好時代長征路
咸寧市政協辦公室 王紫丹
小時候,母親給父親親手織了一件毛衣,父親每次穿都會精心地在左胸口處別上一枚金燦燦的胸章。我好奇地問:“這是什么?”他微笑地說:“這是黨徽!”這件毛衣穿了很多年,從起初蓬松的草綠色漿洗成硬挺的墨綠色,但黨徽總是端正地閃亮在父親胸前。一路上,父母教會我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帶我去井岡山感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哲理,帶我去深圳感受改革開放帶來的滄桑巨變……“黨”這個神圣的字眼,就這樣在我的心田生根發芽。大學四年級,我經過不懈努力終于如愿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當我注視金色的鐮刀斧頭組成的黨徽,面對黨旗莊嚴宣誓時,滾燙的誓詞點亮了我理想的心燈。
一路走來,忙碌的工作中有許多苦和累,流汗與流淚,缺席了家庭,常態在加班。但每每想起那枚黨徽、叩問入黨初心,我就會迅速振奮起來:越是人少,越要有舍我其誰的責任心、不等不靠的自覺性;越是事多,越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統籌兼顧的靈活性;越是任務艱巨,越是要有敢啃硬骨頭的勇氣、抽絲剝繭的耐心、百折不撓的干勁!
我們要勇立潮頭,“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與省政協效能提升同頻共振,為建設美麗湖北、美麗咸寧搶抓機遇、感恩奮進,以優異成績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