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直機關工委和省政協機關黨委的部署要求,5月20日至21日,在省政協辦公廳副主任劉麗瓊的帶領下,文書處黨支部全體黨員赴荊門市大柴湖教育基地開展了“人人都是發展環境,大家都能提升效能”的主題黨日活動。
大柴湖位于荊門鐘祥市,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區。大柴湖教育基地的“一館三園”以移民紀念館為核心,移民搬遷體驗園、移民舊居展示園、移民產業示范園為延伸,通過室內歷史展陳、室外情景再現,展現了1966年至1968年,為支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建設,4.9萬淅川移民搬遷到湖北大柴湖,他們披荊斬棘、不畏艱難,靠著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了新家園,鑄就了“聽黨話、跟黨走、舍家為國、團結奮進”的移民精神。
5月20日,省政協辦公廳文書處黨支部在大柴湖移民紀念館參觀學習
在大柴湖移民紀念館,全體黨員參觀《停不下來的腳步》圖片展,觀看大柴湖移民專題片,從大量的歷史圖片和史料數據中,全面了解大柴湖移民搬遷史和發展史,感受到了大柴湖移民淚別故土、艱苦創業的悲壯歷程,感受到了大柴湖移民舍小家、顧大局的無私奉獻的家國情懷,是一部征服自然的奮斗史,是一部鄂豫人民的英雄史,更是激勵后人創業的教育史。在紀念館大廳,全體黨員面對鮮紅的黨旗,再次莊嚴宣誓,更加堅定了愛黨、信黨、跟黨走的理想信念,進一步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5月21日,省政協辦公廳文書處黨支部參觀大柴湖移民搬遷體驗園
5月21日,省政協辦公廳文書處黨支部參觀柴湖鎮魚池村
全體黨員實地考察了移民搬遷體驗園、移民舊居展示園、移民產業示范園以及創業典范“中國花城”,更加深入了解大柴湖移民艱苦創業,建設柴湖新城的偉大壯舉,領略到了這座移民新城煥發出的勃勃生機,為湖北省委密切聯系群眾,實施振興發展大柴湖省級戰略,誓把柴湖變“財湖”所取得的成就而振奮。
劉麗瓊深情地說,大柴湖奮斗創業史,閃耀在荊楚大地上,是凝聚黨和人民血肉相依在長期艱苦奮斗中走群眾路線典型成功樣板,是我們黨在百年接續奮斗中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迎來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的生動體現,我們更加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她要求,全體黨員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繼承發揚大柴湖移民顧全大局的愛國精神、艱苦創業的拼搏精神及舍家為國的奉獻精神;全身心投入黨史學習教育,做到對黨忠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斷完善工作制度,優化服務提升效能,進一步把人民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要切實提升專業能力,轉變作風,勇于創新,強化服務意識,立足崗位作奉獻。
參觀學習結束后,全體黨員結合這次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和個人本職工作,圍繞省政協效能提升行動和深化一流機關建設,開展了“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的熱烈討論和交流。支部黨員時中豪作主旨發言。支部書記陳偉主持會議并分享了個人政治生日感言,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對黨絕對忠誠;二要加強業務知識學習,提高綜合能力素質;三要認真履行“一崗雙責”,抓好支部黨建工作落實;四要率先垂范,帶頭做好表率。
大家一致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聽黨話、跟黨走、舍家為國、團結奮進”的移民精神轉化為推進各項工作的強大動力,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牢記黨員身份,提升黨性修養,轉變工作作風,強化責任擔當,狠抓工作落實,提高機關服務保障水平,為深化一流機關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省政協辦公廳文書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