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職工作總結
石雁飛
按照省委組織部統一安排,我于2010年6月從省政協機關下派到東寶區掛任副區長,前期分管科技、旅游、糧食、供銷工作;后期協管林業、人口、環保、糧食、供銷、旅游、國土工作。掛職以來,在區委、區政府正確領導下,我始終圍繞區委、區政府的工作中心,扎扎實實干事,兢兢業業履職,較好地完成了組織上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現將本人履行職責及思想、工作和廉潔自律方面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黨性鍛煉方面的情況
我認為,掛職是提升自己,特別是錘煉黨性的一次最好機會。因此在理論、實際工作和黨性方面給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力求對組織、對自身都有一個滿意的交代。一是切實改進學風。針對自己實際工作經驗不足的短板,按照省委對掛職鍛煉干部的要求,在理論聯系實際上下功夫,按照實際工作的需要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重點學習經濟、法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真正地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 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通過理論學習與實際工作的結合,使我在工作中不斷有新的思考和收獲,對于我理順工作思路,提煉工作觀點等有很好的幫助。同時,我還注重向身邊的領導和基層干部群眾學習,每次議事決策,我都精心思考,準備答案,再看其他領導如何發言,如何定案,通過對比分析,找出差距,增長見識,積累經驗,以便盡快熟悉情況進入角色。二是培養扎實的工作作風。在工作中敢于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不圖虛名,不攬功諉過,不搞形式主義,扎扎實實、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能夠自覺維護區長和區政府的權威,珍惜班子的團結。對集體決定的事情,按照自己的分工,不折不扣的落實,能按規定和要求參加黨的民主生活會,帶頭檢查思想作風,嚴肅認真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善于調動和發揮部門的積極性,在工作中做到宏觀上把握、微觀上放手、不干預具體事務。三是牢記黨的宗旨,增強黨性觀念。把實踐黨的宗旨,弘揚黨性觀念作為自己做人做事的準則,不做于德行有虧,于紀律有違,于形象有損的事,勤政為民,廉潔奉公,慎微慎獨,永葆一個共產黨員的廉潔本色。四是嚴格自律,保持本色。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各項規定,自覺抵制不正之風,生活不搞特殊化,工作不講排場。基本上堅持在東寶工作和生活;沒有特殊情況,一般是半月或一周利用周末時間乘火車往返荊門和武漢。并嚴格要求家人和身邊工作人員不得從我工作的領域獲取利益。經常提醒自己,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能穩得住心神、抗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
二、履職方面的情況
我認為,掛職鍛煉,重在鍛煉。鍛煉就是通過學習、干事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沒有謙虛謹慎的態度,就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就不能靜下心來向當地的干部群眾學習。沒有廉政勤政的作風,就無法真正地干事,就不能得到真正的鍛煉。作為掛職干部,我時刻用兩句話來要求自己:掛職當作實職干,虛事當作實事干。在工作中,我十分注重聽取政府辦和部門同志的意見,在簽閱文件、辦理事務時,都開誠地談出自己的觀點來征求意見,對自己意見的不妥之處,及時修正,不故作高深,不懂裝懂。遇事都及時地向區政府主要領導請示匯報,從不擅作主張,當自己看準了的事,主動地向主要領導提出來,起到參謀助手作用。深入到相關部門及各鄉鎮開展調研,進一步了解東寶區的現狀和水平,為日常工作的開展打好堅實的基礎。科技方面,重點抓五大科技專項行動(科技投融資、產學研、創新型企業建設、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和中小企業成長路線圖計劃)和知識產權保護、科技項目申報等工作。去年底,東寶區成功通過知識產權試點的驗收工作。區科技工作在國家和省級層面都獲得很高的榮譽。旅游方面,重點抓景區規劃、項目建設和重大旅游活動。推動有關鄉鎮依托生態優勢,開展旅游名鎮名村創建,成功舉辦年度油菜花節、漳河蜜桔旅游節、馬河有約,仙居民俗風情游、圣境山登山游等活動。糧食方面,重點抓糧食收儲、農戶科學儲糧倉發放、放心糧進社區和倉儲設施改造工作。供銷方面,重點抓村級綜合服務社建設和其他項目建設工作,目前,全區村級綜合服務社總數達到128個,去年在省級層面首次獲得較高榮譽。林業、人口、環保、國土四項工作主要是協助分管領導做一些配合工作。此外,按照區委、區政府統一安排,協助抓好專項工作。如:重大節假日期間的維穩工作、與信訪有關的包聯包片工作,區領導包企業、社區、村、煤礦、學校工作。這些工作基本上達到了組織要求。
總的來講,我對自己分管或協管的工作基本滿意。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都能順利完成。但離事業的發展、群眾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比如,景區建設推進不快,糧食和供銷系統還存在一些歷史遺留問題沒有徹底解決,特別是一些遺留資產的處置工作推進較慢,等等。這些問題的最終解決還有待時機,成為了我工作的遺憾。分析原因,主要是工作不夠大膽,不夠深入。思想上還有些顧慮:一是覺得自己在這里的工作是暫時的,但求無過,不求有功,希望平穩過渡;二是各部門的同志比我業務熟悉、情況也熟悉,我自我感覺是外行指揮內行,心總是虛的。兩個方面的顧慮使我工作起來還是有些畏首畏腳,放不開。今后還是要在練內功上下功夫,更加深入地掌握業務知識和領導藝術,更加深入地與基層干部群眾培養感情,逐步解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點,不辜負組織上的信任和培養。
三、體會與感受
(一)我們正在經歷巨大的變革和挑戰。一是城鄉二元結構正在發生劇烈變化,這是農民尋求機會均等化的必然結果。城市在迅猛膨脹,而鄉村在明顯萎縮。大部分農村青壯年外出謀生,農村只剩下老人婦女和兒童,但今天的兒童,幾年或十幾年后依然會外出尋求機會。以農村萎縮為代價的城市發展不可持續!必須從頂層設計城鄉逐步一元化的改革路徑。假如今天城市化過度發展,而明天我們又無法實現充分就業,必然出現拉美化現象;假如我們積極化解一二三產業比較效益的差距(過去講工農剪刀差,現在依然存在并可能愈演愈烈,糧價上漲幅度遠低于生產資料上漲幅度),特別是盡可能地給予農民平等的公共服務機會(教育、醫療、交通、通訊、供水、供電等),我們才有可能不把更多的矛盾和危機,留給我們的下一代或下一任,這當然必須從頂層改革開始,一縣一市、一省一區是沒有辦法實現的。二是內地正在復制沿海以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沿海發展模式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同時也占領了內地大部分的市場,他們獲得了先機,積累了財富,有能力回頭部分地修理經濟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而我們呢,急劇擴大的生產能力,面對什么樣的市場?采空區和污染等將由誰來埋單?三是利益最大化正主導我們今天的行為。比如拆遷,雙方搏弈的目的是典型的利益轉換;在這里,許多時候法律、規劃在力量面前顯得力不從心。最為深刻的現象是,我們費心盡力想為老百姓辦的實事好事,卻很難得到老百姓的參與。像挖萬塘,農民是贊許的,但卻不愿意出工出勞。為什么?農民是聰明的,他打工掙的錢遠比挖塘的效益高!而且他心里還有個比較,城市的基礎設施,市民出工出勞了嗎?政府導向變成了政府主體!正在形成的公民社會要求我們思考!我們獲得了什么?我們失去了什么?我們在引導、帶領群眾工作中還能做些什么?
(二)基層干部的苦與樂。長期在機關工作,即使對基層情況很熟悉,但沒有在一線工作的經歷,也不可能對基層工作的苦樂感同身受。我覺得,基層工作的快樂主要是成績看得見摸得著,比如一項政策或行政決策,在基層執行下來,就變成了具體的可以直觀的實物或實惠。理想在這里變成了現實,服務群眾的理念變成了群眾可以收獲的果實。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體現很具體,不再是那么抽象。個人的理想抱負與黨和人民的利益連在一起,生動直觀。從苦處來講,首先是工作條件相對艱苦。雖然近年基層工作條件在逐步改善,但與大機關的差距還是明顯的,不得不為發展、為過日子精打細算。其次是壓力很大。基層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都是想有所作為的,都想在自己任期內取得成績、不出亂子。但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哪一條線出錯都可能否了自己工作的成績,甚至否了自己工作的機會。現在是各條線都實行量化管理,指標考核壓著地方干部,完不成意味著責任。大家不得不圍繞GDP和財政收入的指揮棒轉,只有千方百計地求發展,有些東西(如,環境、部分群眾的利益)可能在發展這個硬道理下忽略了。可是發展和穩定有時是個翹翹板,踩住了這頭,那頭可能翹起來。兩手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再次,地方領導干部相當一部分精力被分散。形式和文牘的東西(這兩頂帽子太大,不過找不出合適的字眼替代)漸漸侵入我們的基層隊伍,大家不得不在沒完沒了的會議、檢查、驗收、評比、剪彩等活動中耗費寶貴的思考和工作時間。基層政權的創造性活力逐漸被程序化的東西消融。當然,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理念必須深入貫徹,但決不能等同沒有創造力的枯燥的程序進程。
(三)掛職干部的興奮與尷尬。從一名機關工作人員到行政一線擔任相當一級領導干部,角色發生重大變化。原來的專項工作變成了幾條戰線,原來主要以落實為主的工作性質變成了主要以決策為主的工作性質,等等,這些變化給我們這些掛職干部首先帶來的是興奮感,覺得自己終于有機會施展手腳,實現部分抱負了。但同時尷尬也在所難免。首先是情況不熟悉,具體政策也不一定很熟悉,工作對象也不熟悉;連語言、生活習慣這一關都需要現學現用。農民和鄉鎮村組干部,你可以和他握手寒喧,但交心卻要聽得懂他的笑話(過去還要抽得了他的煙喝得了他的酒)。等你慢慢學會了,可能任期快結束了。特別是在鄉鎮掛職的干部,如何把嚴謹的文件變成群眾好懂易記的語言,講給他們聽,對于我們這些習慣邏輯思維和文件條款的人,是一個挑戰。
在東寶工作兩年,感覺收獲還是很多的。首先是建立起了全局觀念,應對和處理事務特別是復雜事務,會站在全區的高度,考慮方方面面的情況。其次,基層領導同志敢想敢干、不怕艱難險阻的精神感染了我,會在今后的工作中潛移默化地推動我克服工作困難。再次,熟悉了很多工作,包括我從事的工作和包聯的一些具體事項,使我對經濟社會發展有了深入的體會。最后一點, 兩年里我在這里結識了很多同志、交了很多朋友,學會了與基層干部群眾交流打交道的方式方法,也熟悉了這里的山水人文和風土人情,感覺都那么親切,連本地人說話的語音都聽起來那么舒服,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地道的東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