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自身建設 >機關黨建

2012年度省政協機關干部學習體會文章匯編之十九

2014-09-24 13:59:02  
字體大小:【

紀念建黨91周年喜迎黨的十八大


謝燕子


    91年上下求索,91年波瀾壯闊!中國共產黨穿越血與火的歷史煙云,歷經建設與改革的風雨洗禮,終于迎來了91歲的生日,同時,也將迎來中國共產黨十八大的召開。在全省開展“喜迎十八大,爭創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之際,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積極響應號召,切實參與活動,激發自己的“先”、“優”意識,提升自己的精神區位。結合學習實際,淺談對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認識。

    一、中國共產黨的輝煌歷程
    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走過了91年坎坷而光輝的道路,從一個只有五十多人的黨組織發展成為擁有八千多萬黨員、執政六十多年的世界最大政黨。91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明了方向。
    1927年,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統一的總方針。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逐步把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入農村,建立根據地,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的侵華戰爭,中國共產黨制定抗日救國的綱領,提出全面抗戰的路線和持久戰的戰略方針,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指明了道路。中國人民經過八年的艱苦奮斗,終于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并為國際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歷史從此開始了新紀元。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治愈戰爭創傷,調整就中國的經濟結構,使整個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和迅速發展。在黨的總路線指引下,我國大規模地開展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奠定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1978年12月,黨中央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一次撥亂反正的會議。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這個不適用于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總結了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決定把全黨工作的重點為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逐步開辟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0多年來,中國人民沿著這條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堅持改革開放,并緊緊把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使國家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多年來,我國的發展速度居世界第一。基本建設大規模展開,某些高科技領域也取得進展,人民生活基本達到小康水平。中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顯然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之一。在國際上,同越來越多的國家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也改善了周邊地區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為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提供了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在政治上,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在反對霸權主義、維護和平的事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1年,中國經濟成功抵御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并對世界經濟逐步復蘇作出了重要貢獻,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與日俱增。
    我思索著:我們的黨之所以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星星之火,到燎原的烈焰。那是因為,我們的黨是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我們的黨是一切為了勞苦大眾謀福利的政黨。因此,我們的黨是最無私的政黨,我們的共產黨員也是最無畏的英雄。正是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共產黨人,出生入死,領導著我們建立起了新中國。從此,我們結束了百年的屈辱歷史;從此,我們結束了國家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狀況;從此,中國人民終于站起來了!我們自豪地向世界說:“我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們可以按照自已的意愿去建設自已的國家了!
    如今,中國共產黨已是溶入我靈魂的一種精神、一種動力、一種激情;已溶入在我的生活、工作與血液中,成為我畢生不變的信念!

    二、人民政協事業的發展與作用
    1949年1月,平津戰役結束,北平和平解放,應邀參加新政協的各界代表陸續到達北平。同年6月,新政協籌備會成立,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拉開了序幕。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正式成立。這次會議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選舉產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決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紀年、國歌和國旗;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會議還于9月30日選出了毛澤東為主席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從此,人民政協與新生的人民共和國一起登上了歷史舞臺。
    人民政協是中國具體國情和時代發展進程的產物。它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犧牲奮斗的必然結果,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的一次總結。在新民主革命時期,民主黨派在腥風血雨中與中共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建立的人民政協這一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它標志著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確立,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偉大創造。它為鞏固新生人民政權,促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民政協作為我國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既是鞏固擴大統一戰線的重要載體,也是愛國統一戰線發展壯大的生動展現。首先,人民政協工作根據黨外人士的特點和實際,加強黨外代表人士的理論培訓和實踐鍛煉,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培養,發揮他們的示范引領作用。建立健全黨外代表人士發現吸納、培養使用、管理服務、監督考核機制,真正實現以制度發現人、培養人、引導人和管理。其次,人民政協工作增強了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價值認同、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引導他們同心同行,是做好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工商聯和統戰團體的工作。積極支持了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了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科學發展這一主題上來;探索建立了統戰成員參與社會管理的工作機制,通過搭建各種網絡、平臺和活動載體,鼓勵和支持統戰成員參與基層民主管理,既服務社會管理,也實現自我管理,從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協助了各民主黨派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提高班子成員組織領導能力和參政議政能力。第三,人民政協工作進一步強化了大統戰觀念,加強溝通聯系、推動協同配合,使黨的統戰工作與政協工作有機結合。

    三、發揮政協優勢,做好本職工作
    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充分發揮人民政協橋梁紐帶、凝心聚力的作用,為黨委、政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當好幫手。首先,充分發揮政協委員的主體作用。政協的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三大職能的履行,主要依靠全體委員的履職,因為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要引導動員政協委員發揮自己的地位優勢、專業優勢和資源優勢,在激發社會活力、增強社會誠信、踐行社會責任中盡職盡責,以自己的言行帶動群眾,立足本職,敬崗愛業,帶頭加強團結,帶頭遵紀守法,努力成為社會管理的基礎力量。其次,充分利用政協委員分布社會各個階層、深入社會各個領域、觸及社會各個方面的優勢,通過視察、調研、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途徑,及時上報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和矛盾。第三,充分利用渠道暢通的優勢,讓不同利益群體的要求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使社會能量得到合理釋放,協調和緩解利益矛盾。第四,充分利用團結面廣、包容性大的優勢,積極做好協調關系、化解矛盾、增進團結的工作。
    如今,政協工作屆屆有發展,年年向前進。履行職能議大事,發揮優勢辦實事,集思廣益出點子,同心協力挑擔子。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在新的歷史時期,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任務是十分光榮的,工作是大有可為的”。
    作為一名政協工作者,我熱愛政協工作。在本職工作中,按照各項活動計劃,充分發揮本專委會及委員的作用,組織委員積極參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關注民生,多做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工作;集中界別委員的智慧,選擇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綜合性、全面性、前瞻性的課題,深入調研、咨詢論證,提出可行的建議和意見,供黨政部門決策使用。加大對界別工作的探索和宣傳力度,總結好開展界別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努力營造開展界別工作的良好氛圍。大膽探索、勇于開拓,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充實的界別活動,為發揮界別特色作用、推動政協工作新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為迎接黨的十八大的勝利召開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