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整合部門資金共建精神障礙患者康復機構”“建立醫院-家庭-社區三方聯動體系”“優化免費服藥流程,加強就業幫扶”……
近日,秭歸縣政協“關注精神衛生健康 助力健康秭歸發展”一線協商會上,市、縣兩級政協委員與基層工作者圍坐懇談,直面當前精神衛生服務面臨的挑戰與實際需求。他們不僅提出了具體的建議,還深入探討了如何將這些建議轉化為實際行動。
這場一線協商活動不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行動的號召。近年來,縣政協聚焦醫療、教育、養老等民生工程,通過搭建平臺、暢通渠道,將協商民主的優勢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實效,為秭歸縣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醫療提質一直是秭歸縣政協關注的重點課題。早在2023年,縣政協就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致力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助力“323”攻堅行動村落夜話、優化鄉村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等提案,已轉化為“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全覆蓋的實績——145名村醫完成學歷提升,家庭醫生開展健康夜話800余場,惠及群眾超5萬人次。
“要讓每個孩子看見星光”的履職承諾,在教育領域綻放光彩。全縣179名政協委員與179名留守兒童結對幫扶,為他們送去關愛與溫暖。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提案引起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促成全縣2000多名留守、困境兒童得到一對一精準幫扶。“產教融合”協商成果更讓職業教育煥發新機,中高職貫通培養實現升學就業雙通道,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現校園全覆蓋。
在金缸城村韓永文老人家中,專業護工正在清掃居室?!案兄x政協為我們失能老人開辟幸福之路!”這聲贊嘆,源自縣政協“推動城市適老化社區、適老化住房建設和改造”專題調研催生的惠民工程。目前,全縣已有300名困難失能老人像老韓一樣享受到了家居清掃、關愛談心等居家養老上門服務,52個小區加裝了101部電梯,有效解決了老年人上下樓難的問題。
從“一線協商·村落夜話”到民主監督,秭歸政協創新構建“調研-協商-督辦”閉環機制,協同推進醫療提質、教育筑基、養老惠民三大民生工程,形成“委員提案清單化、部門落實項目化、成果轉化可視化”的履職新模式。正如縣政協主席所言:“把協商桌搬到群眾需要的地方,讓民主監督的觸角延伸到民生末梢,就是我們踐行初心使命的最好答卷。”
(秭歸縣政協 鄧芳芳 梅云超 向海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