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乍暖還寒。蒙蒙細雨中,鶴峰縣走馬鎮千金村的稻田里,工人們早已忙碌起來,為后期采收葛仙米做好準備工作。
“2024年,我鎮‘葛稻共生’產業取得產銷兩旺的喜人成績,采收葛仙米13000斤,精制優質大米 620 噸,產品銷往全國各地,這一產業已成為本地農民增收的黃金產業,”鶴峰縣政協委員、走馬鎮黨委宣傳統戰委員孟小平為慕名前來考察的外地客商介紹情況。
葛仙米生長在山區水域,附生于稻田、淺水池沼、湖的泥土上,對自然條件要求極高。走馬鎮得天獨厚的磷脂礦源水田土壤、氣候、水分等特殊條件很好地滿足了其生長所要求的最優生態環境條件。在這里生長出來的葛仙米品種好、無污染、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藥用價值。走馬鎮作為“全國最大的原生態葛仙米產區”,可采收的種植面積約3000畝,該產業現為鶴峰“茶、旅、水、藥、葛”五大主導產業之一。2023年8月,湖北首個“葛稻共生”示范基地在走馬鎮千金村掛牌,正式啟動“鶴峰縣葛稻共生產業融合示范帶建設項目”。
“同一塊田,每年3到5月是葛仙米生長的時間,葛仙米采收完之后再開始插秧,秋季收稻谷后進行田間管理,待次年初春就又能產‘葛仙米’。葛仙米生長的稻田需天然無污染,后期收獲的稻米品質優,口感好,價格可以賣到普通大米的兩倍左右,‘一田產兩米’,共生共榮,抓好抓牢‘優質大米種植+葛仙米養殖’特色產業,以獨特的生態優勢為產業振興注入動能,可為農民們帶來長期穩定豐厚的收益,讓這里的村民捧上‘金飯碗’”。縣政協委員、縣職校副校長焦慧對兩年前的調研仍記憶猶新。她對這一產業的發展早有關注。2022年5月,她深入到走馬鎮開展了為期半個月的深入調研,在縣政協十屆二次全會上提交了“打造走馬鎮葛仙米百億產業”的提案,這一提案被列為重點提案由縣領導領辦。
“‘葛稻共生’產業能取得今天這樣好的發展局面,與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分不開,也與政協委員積極呼吁、持續關注、接力助推發展分不開。”孟小平對此深有感觸。
“葛稻共生”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如何將這一產業做大做強做特,推動政協委員提案落實,2023年8月29日,縣政協召集縣農業農村局、縣民政局、縣市場監管局、縣自然資源規劃局、縣科經局、縣委宣傳部、縣財政局、縣文化旅游局、走馬鎮政府、國投公司等單位負責人,千金村委會、政協委員代表、葛仙米種植大戶代表、農業專家代表在千金村村民的家門口召開了院壩協商會,匯聚大家的智慧助力這一產業發展。
隨著這次院壩協商會形成的協商意見逐一落實,協商意見轉化成豐富的成果,促成了《鶴峰葛仙米三產融合高質量發展與區域公用品牌發展規劃》的出臺,投資1600萬元新建的稻谷加工廠房正式投入使用。葛仙米作為鶴峰的特色產品,完成商標注冊。宣傳推廣‘葛稻共生’產業的宣傳片驚艷亮相,讓更多的人知曉葛仙米的價值,這一特色產品正走向全國市場,走出國門。
為促進鄉村振興,有效帶動農民增收,全力推動“葛稻共生”產業融合示范帶建設項目,走馬鎮在農民自愿、充分保證農民收益的前提下,通過引進市場主體,以土地流轉的方式,打造“葛稻共生”百億產業。這一產業發展進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葛稻共生’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無獨有偶,鶴峰縣政協委員王強等對這一產業的發展也格外關注,他帶幾名農業技術人員深入到千金村稻田里開展深入調研,2023年12月,在縣政協十屆三次全會上提交了“關于推進‘葛稻共生’產業基地建設打造百億產業”的提案,對這一產業的持續發展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這一提案被作為重點提案由縣領導領辦。為推動這一提案的落實,縣政府主要領導擔任該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親自調度、親自督辦,縣政府投入資金2500萬元用于葛仙米產業發展,打造3000畝“葛稻共生”基地,預計實現綜合產值3億元。
“王強等委員的這份提案寫得好,為撰寫這個提案做了深入調研,功課做得很足,為促進產業發展提出了具有前瞻性、針對性的意見建議,這些意見建議在相關政策的制定和措施的落實上起到了參謀和促進作用。”分管提案工作的縣政協副主席黃宏啟對這份優質提案予以充分肯定。
“在推動‘葛稻共生’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一直與科研院校加強合作,以科技的力量助推這一產業發展更上一層樓。”孟小平委員介紹道。
如今,走馬鎮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葛仙米產地,千金村則是核心產區。千金村有1000余畝水田,其中800畝被納入葛稻共生核心產業基地。五百多戶村民中,兩百余戶都開始發展葛仙米,并向周邊具有發展條件的區域拓展,將走馬鎮白果村、劉家埡村、千金村、汪家堡村、金龍村、古城村、所坪村等7個村連片整合,由縣國投公司統一流轉經營,從耕地、育苗、插秧到收割和烘干,均采用機械化作業。
“綠色水田產出的水稻在市場上極具競爭力,每公斤售價30元。”千金村葛稻共生基地負責人介紹。
隨著“葛稻共生”產業發展,千金村的鄉村旅游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村民紛紛開起民宿和農家樂。四組村民張軍是“葛稻共生”產業種植大戶,近些年他又瞄準時機,開起農家樂。
“葛仙米是鶴峰人招待貴客的佳肴,很多客人慕名而來。”張軍說,農家樂高峰時8間包間全部爆滿。
一業活,百業興。如今,葛稻共生產業已成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大引擎。
作為曾經的提案人,縣政協委員焦慧時常掛念著“葛稻共生”產業的發展,多次到走馬鎮了解產業的發展情況。望著一望無際的稻田在陣陣輕風吹動下形成的滾滾稻浪,她備感欣慰。
(鶴峰縣政協 譚闖 羅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