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不僅為居民提供了舒適的露天休息場所,還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薄?/span>
走進黃梅縣安居小區,綠化帶草木蔥蘢,停車位規范有序,外墻面美觀大方,小區管理得井井有條,環境整潔干凈。
老城小區改造,是黨委政府最關心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備受市民關注??h政協委員王智敏在縣政協第十一屆三次會議上提交的提案《關于持續做好老舊小區升級改造后功能完善和管理維護的建議》,得到相關承辦單位的高度重視,黃梅老舊小區升級改造獲得居民們的一致點贊好評,這也是縣政協和各承辦單位高度重視提案辦理工作,讓民聲有效落地的生動實踐。
“如何讓提案從‘紙上’落到‘地上’,抓好辦理落實辦出實效,是我們一直以來著力解決的問題?!笨h政協副主席王學周介紹,今年以來,縣政協持續深化“雙領銜雙推動”辦理機制,全鏈條做好提案辦理“下半篇文章”,確保提案辦實、委員滿意、群眾受益。
提出提案和辦理提案,是提案工作這篇文章的“上下篇”。為了做好提案工作“下半篇文章”,8月20日-27日,為了推動提案辦理進度、提高提案辦理質量,縣政協組織提案委會、縣政府督查室、部分委員到承辦單位開展提案協商督辦。
提案從“能提好”到“能辦到”轉變
走進改建一新的黃梅縣小南街,燈光璀璨,人流如梭。
青石板上的黃梅方言引人駐足回味,房前屋后綠植掩映、繁花盛開。遠處的黃梅戲吧圍聚了不少市民,有的打著節拍,有的隨聲唱和。一曲唱罷,叫好聲、鼓掌聲相互交織。一幅美好幸福生活新畫卷正在這里徐徐展開。
針對縣政協委員洪貴斌《關于提升效能小南街等老街配套功能的建議》的提案,承辦單位黃梅縣住建設局分管領導說:“這個提案提得很好,為小南街特色街區改造提升提供了很多有效思路! 在打造小南街時,大多按照提案上的建議來實行的?!?/span>
提案從“辦理了”到“辦的過程實不實”轉變
“提案辦理有高度、有溫度、有力度……”8月24日,在縣政協開展的2024年提案辦理工作協商會議上,縣政協委員夏洪對提案辦理結果表示滿意。
針對長期以來提案協商重提輕辦的問題,縣政協改“單兵”為“集體”作戰,推動提案辦理從單線作戰向協同聯辦轉變。一方面以“數字政協”平臺延展提案手臂與履職觸角,串起“政府+政協+部門+委員”為路徑的履職鏈,實現提案全環節運行、全過程評價。在縣電視臺開設“提案追蹤”欄目,對年度提案的提出、辦理過程、辦理效果進行跟蹤報道,提高了提案工作的“效能”。另一方面把提案辦理工作納入縣委、縣政府年度督查計劃與績效考核體系,組織承辦單位和委員實行“背靠背”雙向評議,將辦理“量化”成分數,轉為部門年終成績單中的“硬核”。
提案從“轉化了”到“轉的效果好不好”轉變
家家都有老,人人都會老。養老服務關系千家萬戶,事關民生福祉和社會和諧,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作。
今年3月以來,在縣政協委員蔡強的提案——《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構建幸福養老模式》的辦理過程中,民政部門圍繞老年人所需所盼,穩步提升養老服務硬件需求,不斷強化失能特困老人兜底保障,聚焦“縣、鄉、村、小區”四級養老服務網絡體系建設,建有3所縣級示范性養老服務機構、9所鄉鎮養老綜合體、55所農村幸福院、390所村級日間照料中心、15所小區養老服務站點,基本實現了服務站點縣域全覆蓋。老年人在家門口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愿景正在逐步照進現實。
“一份份“紙上”的提案,在相關單位的努力下,最終落到“地上”,逐步變為現實。一組組數據,見證著縣政協2024年以來履職留下的堅實足跡,在黃梅縣像這樣提案的例子還有很多”。縣政協提案委主任徐凱峰表示,此次督辦提案辦理的形式,是一次拓展了民主監督的廣度、深度。在對提案主辦單位開展民主監督的同時,也對我們落實督辦工作成效進行了互相監督,收到了“雙重監督”“雙向監督”的良好效果。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優化提案辦理方式、流程,使提案辦理向著制度化、規范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確?!疤帷钡馁|量和“辦”的質效雙促進、雙提升。
(黃梅縣政協 桂偉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