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呼吸著新鮮空氣,看著綠水青山,拿著合作社的分紅,住在這真美呀!”11月22日,房縣古南河濕地甘霞村王萬兵談起濕地公園改造后的效果贊嘆不已。這是四年來,房縣政協下重手辦理62件生態環保提案的一個縮影。
據提案人譚大均委員介紹,2019年提交《關于加強古南河濕地公園管理保護》提案,引起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組織開展古南河濕地公園生態問題專項整治,對濕地公園6個鄉鎮67個村重點進行清庫、銷毀漁船等工作;對850位漁民生態補償1700多萬,成立了養殖漁業合作社等,讓漁民成為股東,保障漁民有穩定的生活收入……
看著蹁躚的白鷺在馬欄河流域嬉戲,又何曾想到它曾經是“臭水溝”呢?2017年,縣政協通過調研、視察、實地走訪,形成《建議對馬欄河流域進行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集體提案。2018年,房縣成立污水治理工作專班,四年先后投資7億元,新建20個鄉鎮污水處理廠,關停污染企業等建議被縣委政府采納。如今,馬欄河的生態美景讓游客流連忘返。
除了對自然生態環境改善感到滿意外,不少群眾還反映“城區環境衛生也更符合生態標準”。
“我縣改裝和購置機械化清掃設備,機械化清掃率提升至90%,垃圾清運由原來的‘日產日清’轉變為‘及時清’。”《規劃建設環衛“五小場所”,增加清掃機械》提案的撰寫者、縣政協委員任宇說,通過對該提案及時辦理,高效保潔了城區168萬平方米的公共衛生,這讓他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
談起政協工作提質增效的“秘方”,縣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張光斌表示:“從2018年以來,縣政協開展‘協商在一線’提案辦理‘面對面’協商,‘點對點’考評,組織政協委員深入提案辦理現場聽群眾意見,進行滿意度打分,讓提案辦理單位有辦理壓力更有動力。”
10月28日,在縣政協第22次常委會重點提案述職考評會上,縣政協主席徐錦鳳說“小提案保護了全縣大生態......”據了解,四年來,房縣政協側重對62個生態環保提案中的31個重點提案實行縣領導領銜督辦,召開聯席會、協商會31場次,提案辦理述評大會4次,36個單位受到表揚,11個單位被通報批評,結果納入單位績效考核。
房縣縣委書記如是說:“生態環保提案辦理助力全縣經濟社會大發展,2019年度全省31個三類縣市區中綜合排名中房縣10名,實現連續四年進位,政協生態環保提案重點辦理功不可沒……”
(房縣政協 張光斌 代新成 戢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