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工作是政協履行職能的一項全員性、全局性的重要工作,貫穿政協工作的全過程。近年來,當陽市政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意見》及省市政協提案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創新意識和質量意識, 以“人民群眾滿意、政協委員滿意、黨委政府滿意”為目標,不斷加強提案協商的探索實踐,推動了政協提案工作的創新和發展。
一、注重策劃,通過增加集體提案比重提升政協提案質量
一是創新系統管理,為提案工作提供保障。制定并印發了《政協當陽市第八屆委員會委員手冊》,把全體委員按界別歸口到7個專門委員會和16個政協聯絡組,注重發揮專委會和聯絡組的統領作用,有序組織委員參與到調研視察中來,為委員提案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渠道。
二是突出全員參與,確保委員提案數量。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每年編輯并印發提案征集目錄,加強委員調研活動的組織和引導,確保每名委員每年至少提出一件有份量的提案,達到以量促質的目的。
三是加強重點策劃,增加集體提案比重。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提案不在多而在精”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集體提案征集作為提案工作提質增效的有效途徑, 聚焦中心,加強策劃,并通過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帶“案”下訪,加強對民主黨派、政協各參加單位提交集體提案的指導,擴大集體提案來源渠道,使政協集體提案逐年上升。
二、注重過程,通過重點提案督辦把控提案協商的關鍵環節
一是把重點提案辦理納入市委領導領辦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們堅持每年從全部提案中遴選部分涉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提案,作為市委書記、市政府市長、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和正副主席掛帥領辦的提案,通過黨政領導領辦政協重點提案的方式,實現以點帶面,推動整個提案辦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是把提案辦理納入政務督查的重要內容。堅持把協商監督的理念融入提案辦理的全過程,積極會同市委督辦室、市政府政務督查室,綜合運用協商辦案、視察辦案、跟蹤辦案等形式,加強辦前溝通、辦中參與、辦后通報,并將提案辦理工作納入部門目標考核體系。通過不定期督查和通報重點提案辦理情況,做到分管領導、承辦單位、會辦單位、辦理時限“四落實”,辦理質量、社會影響“雙提升”。
三是把新聞監督作為推動政協提案的辦理落實的關鍵環節。為確保提案辦理過程公開透明,我們在市電視臺開辟“提案追蹤”欄目,對市委政府及政協領導督辦提案進行全程追蹤實錄和播放。提案辦得好不好,由廣大民眾來評說。這種集民主監督、媒體監督和社會監督為一體的協商監督方式,不僅推動了提案的辦理與落實,也擴大了政協工作的影響力,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
三、注重落實,以“三滿意”作為提案辦理評審的標準
一是創新提案“兩率”評價體系。為徹底改變提案工作 “以表定案”的評價模式。我們出臺了《當陽市政協提案辦理評審辦法》,改革提案辦理滿意度考核方式,成立了由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提案人參加的提案辦理評審委員會,借助第三方對每件提案的辦理結果進行協商會審,讓答復不再是委員個人說了算,而是政協組織的集體決定,有效解決落實率和滿意率不高的問題。
二是創新1+7的提案評審模式。為公平、公正、公開評審全部政協提案,市政協創立了 “1+7的提案評審模式”。即成立由主席會議成員、專門委員會主任、聯絡組組長、委員代表組成的提案評審委員會,首先由政協主席主持對全市重點提案進行公開評審;然后,由各位副主席和7個專門委員會,組織委員、專家等按統一模式對其他辦結的提案進行評審。在每次評審會上,先由承辦單位向評審小組和提案人講述所承辦提案的進展情況,再聽取提案人對辦理情況的意見,評審組成員現場打分,公布評定等次結果。
三是注重評審結果應用。為使提案評審結果發揮最大效能,市政協提請市委將政協提案辦理情況納入綜合目標考核體系和部門領導述職的重要內容,將提案評審結果與部門績效考核掛鉤,并作為市政府情況通報和市政協提案工作報告的主要依據。評審結果的綜合應用,極大地提升了政協提案在全市工作中的地位,極大地增強了委員履職熱情, 實現人民群眾、政協委員、黨委政府“三滿意”的目標。
(當陽市政協 陳大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