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竹溪縣人民政府發文要求各承辦單位認真辦理政協提案,落實委員建議,完善辦理檔案,在6月底前必須將辦理方案與委員面商,確保10月底全面完成辦理任務,各部門正狠抓辦理落實掀起了新高潮。
這是竹溪縣高度重視提案辦理工作,努力發揮提案綜合效益的生動寫照。近年來,該縣努力推進提案工作創新,通過創新推進求實,做到提案建議實、辦理成效實、服務工作實,使提案工作充滿生機和活力。
一、深化督辦檢查,增強提案辦理的責任意識
縣委、縣政府明確規定將提案辦理納入績效考核和部門、鄉鎮執行力考核,完善縣政府領導牽頭督辦政協重點提案制度,政府常務會議分解落實提案辦理工作,由分管縣長領銜辦理分管部門的提案辦理工作,每位縣長領銜辦理一件以上重點提案,推行“四轉 ”舉措,一是轉變過去的部門辦理提案為縣長親自領銜辦理提案,在領導的示范帶動下,各部門也確定了各自的重點提案,由部門和所屬單位一把手來重點督辦。二是轉變過去的政協單一督辦為政府、政協聯合督辦,采取專班督查、發文催辦、電話督辦等多種形式,建立起月督辦、季催辦、年通報的督查機制。三是轉變過去的分散督辦方式為會議集中督辦與分散督辦相結合,召開重點提案辦理單位督辦會,縣長與局長面對面商議辦理舉措;四是轉變過去的聽匯報、查資料督辦為帶案調研、現場督辦、明查暗訪相結合,深化現場辦理,面商溝通和跟蹤問效。同時采取領導包保督辦、聯合檢查督辦、視察調研督辦、輿論宣傳督辦、回訪落實督辦等辦法和形式,構建多主體、多層次、全方位的提案協商督辦新格局,形成“疊加效應”,增強了辦理實效。
二、深化聯系協作,增強提案辦理的配合意識
該縣加大縣委辦、縣政府辦、縣政協提案委和承辦部門的溝通聯系,定期開展協商交流,及時研究解決提案辦理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總結提案辦理好經驗、好作法,引導提案辦理更有針對性、實效性,推動辦理工作取得新進展,對重點提案納入縣政府十件實事和重點項目促成落實。縣政協通過組織委員視察調研、培訓交流、參觀考察等活動,讓委員了解政情民情,為撰寫提案打下基礎,集中專委會、界別等方面的團體智慧齊心協力培育精品提案,以質量帶動數量。政協提案委認真聽取黨政部門的意見建議,精心提煉,擬定選題方向參考,力求選題與中心工作對接,加強與承辦單位的協商和溝通,對辦理工作進行指導和跟蹤督辦,引導增強協商意識,積極開展辦理協商,改“閉門”辦理為“開門”納諫,推動承辦提案由“任務型”向“責任型”轉變,促使提案建議落地有聲,部門采納落實率攀升至89%。
三、深化民主監督,增強提案辦理的監督意識
政協提案是政協民主監督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之一。竹溪縣進一步加大提案辦理公開工作,通過公開征集提案線索,承辦單位公開承諾辦理情況、新聞媒體跟蹤辦理等舉措不斷擴大提案工作社會影響。密切與新聞單位的聯系,開辦《提案追蹤》電視節目,深度報導重點提案辦理落實情況,健全宣傳激勵平臺,加大辦理工作先進表彰和后進曝光力度,運用網絡、微信創新宣傳方式,營造社會各界更加關心、重視、支持提案工作的良好氛圍。加大與委員的聯系和商量力度,對委員提案辦理反饋意見給予高度重視,改“面對面”為 “背靠背”征求意見,單位征詢委員辦理意見后不再直接收回意見表,而由委員將意見表反饋至政府督查室和政協提案委,便于填寫真實意見,委員對辦理結果不滿意的,可要求重新辦理。暢通網絡交流平臺,探索運用現代化辦公手段,不斷規范工作流程,簡化辦理程序, 提倡網上提交、網上回復、網上評議提案,邀請界別群眾參與提案辦理過程,開通QQ群、微幫等,促進與政協委員和公眾的互動,讓提案辦理更加走近人民群眾。
四、深化廣泛協商,增強提案辦理的協商意識
大力拓展提案辦理協商形式,著力暢通提案辦理協商渠道,推進“提、立、辦、督”互動協商。豐富辦理協商平臺,深化精準選題、交辦、續辦等各環節的協商,在提案辦前、辦中、辦后組織協商活動并為承辦單位和委員提供服務。為力避提案“回娘家”,在提案交辦前開展多輪磋商確定承辦單位。將重要提案納入常委會協商議政課題,注重提案與視察調研報告、大會發言、社情民意的有機融合,拓寬成果轉化渠道。組織開展多密度的辦理協商,堅持重點提案督辦協商、熱點提案專題協商、焦點提案對口協商、難點提案跟蹤協商、同類提案集中協商,要求承辦單位將發揚協商民主貫穿到提案辦前、辦中和辦后全過程,今年來,承辦單位主動聯系政協提案委開展辦理協商8次,參與委員達60余名,在商量中增進了解,達成共識,實現了交流、交融、交心。
竹溪縣將提案工作納入縣政協工作大局來謀劃,努力創新提案辦理方式、方法和制度,積極推進辦理落實,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辦理協商活動,做到既“文來文往”又“人來人往”,既“走出去”又“請進來”,有效避免了“被滿意”現象,促進提案辦理由答復型向落實型轉變,真抓實辦激發了提案工作活力,獲得群眾齊點贊。
(竹溪縣政協 彭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