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工作是政協的一項全局性工作,也是當前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最踴躍、參與度最高、最能體現委員個性化意見的主要形式。提案作為人民政協行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的重要形式,已經成為共識。兩年來,宜城政協提案辦理工作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高質量、講求實效”的提案工作方針,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湖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和襄陽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先后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提案辦理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提案辦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等三級文件精神,積極探索和嘗試提案辦理工作新機制,不斷提升提案辦理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充分發揮了提案辦理在履行政協職能中的重要作用,為宜城經濟和社會的科學協調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下面,將宜城近年來探索提案辦理工作的主要做法匯報如下:
一、完善提案審查制度,把住提案質量入口關。多年以來,宜城政協提案審查都是在全會中進行,由提案委員會成員對幾百件意見建議集中審查。由于時間短,工作量大,提案質量難于得到保證。近兩年來,我們將“會中審查立案”改為“會后審查立案”;將會中“提案委員會審查”、“政協常委會通過審查意見”的“兩審”立案制度,改為會前“各聯絡處、委員活動組預審”,會中“提案委員會初審”,會后“提案委員會和特邀人員(市委辦、政府辦聯系政協工作的副主任,政務督辦室主任以及提案辦理大戶)會審”和“常委會會議終審通過”的“四審”立案制度。提案質量有了較大的提高,也確保了所有提案交辦對口、分辦合理。
二、完善提案交辦制度,確保委員意見建議件件有著落。 “在全會閉幕式上集中向提案承辦單位交辦提案案由,會后十五個工作日內再交辦提案內容”的提案交辦制度雖然能使各單位能夠盡早將提案辦理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但也存在弊端:由于時間短,急于將提案交出去,往往忽略了沒予立案,作為委員意見建議處理的提案,使這一部分提案委員的意見建議不能得到及時處理和反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委員撰寫提案的積極性。為了改變這一狀況,近年來我們一方面對已經審查立案的提案堅持“市人大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市政協辦公室”三家聯合召開專題會議交辦的制度,使提案辦理工作轉化為鋼性任務。另一方面,將未予立案的委員意見建議及時以《社情民意》和《社情民意微博》的形式上報或專報,確保了委員意見建議件件有著落。今年,我們對未予立案的91件提案根據內容進行分類、篩選,對其中32件內容較實、主題較好(主要是不屬本地管理權限或時效性較強)的提案分給8個專委會和20個聯絡處、活動組進行調研修改充實,形成社情民意進行上報或專報;對36件關注民生、內容相對簡單的提案,擇其主要訴求以《社情民意微博》的形式反饋給了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的肯定和提案委員的充分認可。市委書記李詩幾次過問《社情民意微博》情況,并簽署了具體處理意見。
三、完善提案督辦制度,確保辦理工作取得實效。提案工作的關鍵在辦理落實,辦理落實的關鍵在督辦。近年來,我們在保留過去“主席包案督辦、與市人大辦和市政府辦聯合督辦、召開提案辦理情況交流會督辦、政協常委會會議視察評議”督辦形式的基礎上,對提案辦理督查制度進行了新的嘗試:一是市領導領辦重點提案。年初,由提案委員會結合六個方面,即與市委、政府安排的重點工作關聯度很強;人民群眾呼聲強烈,需要領導高度重視;落實后能夠取得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部門辦理難度較大,需要加大協調和督辦力度;具有前瞻性,對長遠發展、宏觀決策有較大參考價值;政協委員多年反復提出和多名委員聯名提出的“兩多”提案的情況,挑選部分重點提案,經主席會議協商后,提請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協領導領辦。通過近兩年市領導領辦提案的工作,促使了一批重點工作和重大問題得到落實。如我市政協五屆四次會議《關于建立中小企業融資平臺的提案》交市領導領辦后,引起市委書記李詩、市長郭靜的高度重視,于今年4月初召集市財政局、工商局、稅務局、經濟開發區、商務局、經信局以及市內各大商業銀行負責人,并邀請有關企業(尤其是水晶企業)老總參加,專題召開了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會。經過協商,會議取得了豐碩果。截止4月底,各金融部門已為5家中小企業融資2500余萬元。二是引領群眾參與民主評議提案辦理工作。提案辦得好不好,落實的到不到位,辦理效果怎么樣,群眾最有發言權。近年來,我市政協圍繞協商民主這一主題,在引導群眾參與提案辦理評議,促進提案辦理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嘗試。即邀請3至5名與提案利益相關的群眾代表參與對重點提案承辦單位辦理重點提案的全過程,使群眾代表能夠在提案辦理前、辦理中和辦理后的各個階段同承辦單位溝通協商,充分表達意愿和訴求,并在視察提案辦理結果的基礎上,進行民主評議,現場對提案辦理情況分“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次投票測評。取得了良好成效,許多民生問題因此得到解決。如我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關于將破產企業職工居住小區納入所屬社區管理的提案》,是針對宜城市部分破產企業職工小區存在物業沒納入正規管理,小區無安保,環境臟亂差,用水用電經常扯皮,以及部分老黨員長期不能參加黨組織生活會等情況,建議將破產企業小區納入所屬社區管理的問題。由于提案所提問題涉及面廣,情況復雜,辦理難度較大,部門對此往往有畏難情緒和厭戰情緒。針對該情況,我們把該提案交給市委組織部后,同時啟動該提案辦理民主評議程序,邀請所在小區居民作為評議代表,對提案辦理進行跟蹤監督和評議。在群眾評議的推動下,市委組織部迅速成立了工作專班,制定了工作推進路徑圖,深入94個破產企業居民小區,對308棟樓房及若干平房進行了調查摸底,制定了可行移交計劃,于當年7月底順利完成了第一批11個破產企業歸區任務,實現了宜城市破產企業歸區“零的突破”。得到提案委員和小區群眾的普遍贊揚。三是推行網上接受網民評論提案辦理工作的意見。我們將委員提案原文、提案承辦單位、提案辦理進度、承辦單位答復意見、提案委員對提案辦理情況的反饋意見等內容放在網上公示,同時會同移動、聯通和電信公司向手機電話用戶發布“政協提案辦理工作在網上公開接愛各界人士評論監督”的信息,將政協提案辦理工作置于網民的監督之中,網民可隨時在網上直觀了解到相關提案的辦理落實情況,社會反響良好。去年,35件重點提案的辦理情況共接受網民評論達200余條,有力地促進了提案意見建議的辦理落實和群眾意愿的表達。
四、完善提案考評制度,確保提辦雙方兩個積極性。提案者提出提案和承辦單位辦理提案是提案工作的兩個重要方面,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缺失積極性就會導致提案工作剃頭挑子一頭熱。因此,充分發揮提案提辦雙方的積極性是我們做好提案工作的重要保證。在工作中我們發現,每一屆政協提案,都是從換屆那年開始,提案數量包括精品提案的數量,總是在逐年下降,一年比一年少。同時,有部分承辦單位對提案辦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也逐年下降,這好像成了一個“規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出臺委員考評制度和承辦單位提案辦理量化評估制度,近幾年又進行了完善。主要是:在委員考評上,將提出提案納入考評范圍,占有一定分值,要求每名委員一年至少撰寫一件提案,沒完成的扣出所占分值,提案被評為優秀提案(或作為重點提案)的獎勵一定分值。同時委員所在活動組和聯絡處沒完成人平一件提案的也要扣出一定分值。對于在本屆政協沒提出一件提案的委員,不再考慮推薦其擔任下屆政協委員。在承辦單位量化評估上,每年11月份由提案委員會組織人員專門對所有承辦單位辦理政協提案的工作進行評估打分。根據所得分數,由高到低選出10個先進提案承辦單位在全會上進行表彰。同時實行一票否決制度:市委、政府工作一票否決的單位和辦理重點提案被評為不滿意的單位,不能被評為先進提案承辦單位。通過近幾年的工作實踐,我們打破了以往的“規律”,提案人提案積極性和提案單位承辦提案積極性有以前所未的有提高:本屆政協提案數量逐步提升:五屆一次會議共提提案228件,五屆二次232件,五屆三次 320件,本次會議337件。市政府出臺了市政協提案辦理操作規范,對提案單位辦理提案的工作流程進行了統一。每個承辦單位都將提案辦理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有承辦任務的單位都做到了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專班人員專門抓的工作制度。很好地促進了提案工作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五、拍攝《提案追蹤》專題片,著力提升政協社會影響力。《政協關注》電視專欄是展示我市政協工作的一個品牌。近年來,我們選擇了政協委員通過提案反映相對集中的焦點、熱點問題,分別就鯉魚湖新區建設、素質教育、城鎮化建設、農民工養老保險、小區物業管理、開發區土地利用、水庫水質監管、城區停車難等方面問題進行了關注,并對其進行了追蹤,已拍成了11期《政協關注》專題片,挑選電視臺黃金時間反復播放,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推動了一批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較大地提升了我市政協提案的社會影響力。
(宜城市政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