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是人民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的重要方式,是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重要渠道,也反映了人民群眾的呼聲和愿望。近年來,蘄春縣政協注重引導委員把政治榮譽與社會責任統一起來,積極運用提案的形式來履行政協職能。
一是規范制度確保數量。制定了《政協委員做好提案工作的實施細則》,要求政協委員每年都要參與“五個一”活動,其中“提一份高質量的提案”是一項硬任務,并作為政協委員年度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通過制度來保證提案數量。二是優化服務找準選題。在每次政協全會召開前2個月,縣政協提案委都要下發《關于做好提案工作的通知》,印制規范的提案表格,列出近60個提案題目,供委員參考,幫助和引導委員在撰寫提案過程中做到選題更加準確,內容更加充實,措施更有針對性和操作性。在提案征集過程中,注重選出事關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提案,真正反映人民群眾的愿望和呼聲。如“進一步加大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投入”的提案,縣政協立案后,交由教育局、財政局辦理。2014年,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全縣教育支出達6.12億元,中小學公用經費由原來每人每年700元、500元提高到760元、560元,全縣增加中小學公用經費補貼資金510萬元,促進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并順利通過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國家督導評估。三是知情參政提高質量。縣政協組織委員每年參加全縣性的活動不少于2次,常委每年參加活動不少于3次,為政協委員“知情問政參政”搭建平臺,有利于委員在充分反映社情民意的基礎上,通過知情問政參政,提出針對性強、高質量的提案。四是嚴格把關慎重立案。在提案立案上,嚴格把好“三審”關,即提案的審查和立案都把好提案初審、專委會再審、主席會議三審定案三道關口,保證了立案質量。
(蘄春縣政協 陳捷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