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病拿藥真方便,衛生室也修好了,村醫服務態度很好”2月28日,枝江市百里洲鎮陳家尾村三組在外工作的年輕小伙王晶,因患急性腸胃炎在該村衛生室輸液后,對衛生室干凈舒適的環境和醫生細心周到的服務感到滿意。這是枝江市認真落實政協提案,加大村級衛生室創建的結果。
針對該市部分村級衛生室存在的醫療環境較差;村醫診療水平參差不齊;醫務人員管理不到位,收費不規范的問題,周靜等14名政協委員在去年該市政協全會上聯名提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的建議》的提案,建議要加強村衛生室建設;強化人員培訓;規范服務管理。枝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村衛生室建設納入全市十件民生實事之一,研究出臺了《枝江市加強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實施方案》,要求各地及相關部門按照“保基本、強基礎、建機制”的基本要求,加快推進村衛生室建設。該市衛計局相應制定了《枝江市村衛生室建設標準》。
在推進村衛生室“五化”( 產權公有化、建設標準化、服務規范化、運行信息化、管理一體化)標準建設中,該市在調查摸底、核實村衛生室建設現狀的基礎上,按照相關規定,細化實施方案和建設標準,對房屋面積、整體布局、科室設置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同時,要求產權私有化(在家執業和租房執業)的村衛生室必須集體新建,對地理位置好、房屋條件基本達標的公私合建(鄉村醫生個人出資)的獨立建筑的村衛生室,采取集體回購的方式理順產權,整建達標。統一設置“四室一房”(診斷室、治療室、觀察室、公衛室和藥房),做到了設計統一、布局統一、外觀統一、標識標牌統一、設備配備統一。
同時,該市對新建的村衛生室實行嚴格管理,推進信息化建設,實施管理一體化,確保服務規范化。各村衛生室建立健全了規章制度和業務技術流程,嚴格規范診療行為;配備了電腦及打印機、刷卡器等相關設備,實現新農合門診統籌即時結報、農村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管理、基本藥物配備使用、績效管理等重點工作信息融合互通。該市在村衛生室建設中除了對硬件設施大力投入外,還定期組織鄉村醫生進行培訓,開展技能比武活動。2014年,該市衛計局在應屆高中畢業生中定向委培鄉村醫生11人,完成臨床醫學大專學歷教育后即可在村衛生室執業。
據該市衛生計生部門通報,枝江市現有180個村衛生室,截止目前,實現了全市村衛生室產權公有化率和“五化”村衛生室建設達標率100%的目標。
(枝江市政協 李紅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