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學點教師嚴重老化,教師工資偏低。許多已經工作二三十年的教師,工資才過兩千,住房破舊,穿著寒磣,養家糊口,著實困難。”8月13日,在麻城市政協舉行的“重點提案督辦面對面”座談會上,鄭青云委員講述了自己提出《關于解決農村邊遠學校教師待遇問題的建議》這一提案的初衷,她建議市政府在編制、工資、職稱評定等方面給邊遠農村教師出臺一些傾斜措施。
“山區農村學校藝科教師嚴重不足,一些學校體音美課程形同虛設。學生的身體素質沒有得到提升,藝術潛能沒有得到挖掘和培養。學校教學模式單調,扼殺了學習興趣。”屈秋文委員作為教師,感受很深。她結合福田河鎮一所邊遠小學配置了一名年輕音樂教師給學校帶來的活力和變化,指出體育絕不能停留在玩老鷹抓小雞,音樂也不能滿足于用錄音機放流行歌曲,美術不能讓學生信手涂鴉。
據了解,麻城地處山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為了保障農村孩子就近入學,目前設有教學點92個,教學點教師共有368人,少數學校生源不足,實行復式教學,不少教學點存在“一師一校”,教學環境差,設施嚴重不足。教師工資偏低,事務繁雜,教學負擔重,生活單調,精神生活貧乏。師資力量缺乏,麻城現在有專職藝科教師228人,還缺652人,許多學校體音美等藝術課程無法開設。
針對兩項提案,麻城市教育局一一作出解答。副局長李訓希介紹今年麻城將進行崗位設置增資,重點向農村學校傾斜,占增資份額的70%;實施績效提標,教師人均增加工資將達千元,農村教師另有補貼,教學點教師每月補貼600元;教師住房公積金將增加到每年1800元。政工科長鮑冰表示麻城今年將采取五項措施來解決教師學科配置問題:一是監聘,臨時聘用社會上有藝術特長的人員;二是兼任,讓語數教師兼職;三是轉崗,富余的語數教師通過培訓擔任藝科教師;四是盤活,讓藝術教師聯校走教;五是招聘,從高校畢業生中招聘,今年已招聘34人。
麻城市政協副主席馮浩指出,農村邊遠學校是教育最薄弱的環節,農村教學點的教師條件艱苦,教育部門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改善邊遠學校教學條件、教師待遇,提升教學質量,真正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副市長戴昌遠要求教育局認真研究農村邊遠學校教師工資待遇和學校配置問題,把研究和解決問題作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立行立改的重要舉措,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麻城政協文史委 蔡金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