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行動”是 2013年7月十堰市政府安排部署的一項重要環保專項行動,是十堰市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確保南水北調工程“一庫清水送北京”的全局性、戰略性行動。竹溪縣政協委員對“清水行動”也非常關注,在去年底的縣政協九屆三次會議上提出了《關于持續開展“清水行動的建議》的提案,該提案也是縣政協2014年重點提案。
竹溪縣環保局對此提案落實高度重視,將提案辦理工作列入單位重點工作日程,做到明確分管領導,明確責任分工,明確辦理要求,明確辦理措施,將辦理工作與縣委縣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與本部門本單位重點工作結合起來,認真制定辦理工作的方案措施,切實抓好提案辦理落實。
一是積極爭取項目支持。在積極爭取國家生態補償資金的同時,今年又分別申報了水源地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和“北京對口援建”項目,將水源地所在在龍壩鎮的吳壩、同心兩村納入水源地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將瓦樓溝村納入“北京對口援建”項目,爭取專項資金開展污染治理。
二是集中整治城區飲用水源地龍壩水庫環境隱患,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同縣水務局聯合開展了庫區環境隱患排查,依法取締關閉水源保護區內的“農家樂”餐館;年初積極向省環保廳爭取規范化水源地建設資金30萬元用于庫區圍網建設;加強對龍壩鄉衛生院的環境監管,杜絕醫療危險廢物排入庫區水體;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三萬”活動,累計投資近700萬元,對庫區周邊6個村配備了垃圾收運硬件設施,實現了龍壩集鎮污水管網與城區污水主管網的對接,嚴防生活垃圾、污水入庫。
三是加強環境執法監管。在“清水行動”中,對21家涉水環境違法企業采取限期整改、行政處罰和斷電措施,重點整治了礦山、洗砂、制砂企業違法排污,強制落實環保整改措施。 由縣政府辦組成專班,對排污企業實行“拉網式”執法檢查,不搞階段式和運動式執法,
四是完善生態建設考核機制。縣政府已下發文件,把生態文明建設指標和“清水行動”實施落實作為有關部門和鄉鎮綜合目標考核和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并大幅度提高了考核分值。
五是加大環保宣傳,營造深厚輿論氛圍,以“6.5”世界環境宣傳日為載體,舉辦了大型環保宣傳活動,在竹溪縣新聞網開辦公眾互動和新聞報料臺, 群眾可反映“清水行動”實施中的違法違規問題,環保部門及時調查處理有關情況,主動回應群眾關切。
(竹溪縣政協 彭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