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提案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一個重要方式,是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一項重要載體,是協助黨委和政府實現決策民主化、科學化的一條重要渠道。近年來,保康縣政協積極探索提案工作新機制,針對委員提案、提案審查和提案辦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認真研究,深入剖析,通過正確處理“三個關系”,有效推動了提案和提案督促辦理工作,委員提案辦復率、辦理公開率達到100%,委員滿意率達到95%以上。
一、正確處理提案數量與質量的關系,既要保證提案數量,更要提高提案質量,確保了委員提案的前瞻性。提案數量是提案工作的基礎,提案質量是提案工作的生命線。保康縣政協針對近幾年提案存在的“委員人數相對增加,但委員提案的撰寫率卻下降;提案原件數量相對增加,但審查立案的提案數量和提案合格率卻下降”的“兩增兩減”問題深挖根源,發現主要是因 “三個缺乏”導致,即缺乏正確引導,導致委員對發展大局判斷不準、理解不透,對提案的基本要求不了解,少數提案年年提、年年辦,甚至被評為優秀提案后,仍有部分委員提;缺乏深入調研。少數委員調查研究不夠,對人民群眾的所思、所盼、所憂把握不準,提案的代表性、針對性不夠;缺乏審核把關。少數提案要么議題分散、要么超越權限、要么違背法規、要么不切實際,不能立案。為此,保康縣政協打破常規、積極探索,堅持 “六個突出”,即:突出提案內容的全局性。引導廣大委員圍繞“五位一體”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和縣委的重要決策部署,提出符合政策導向、發展大局、群眾愿望的高質量提案;突出提案撰寫的規范性。組織委員盡量通過網絡系統提交提案,確保提案科學分類與整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突出提案交辦的可行性。嚴格實行“一事一案”,扭轉議題分散無法交辦的現象,提高提案合格率;突出提案選題的代表性。組織委員深入開展調研走訪,使委員提案更加貼近群眾;突出提案提出的經常性。引導委員結合視察調研、走訪座談活動,隨時隨地撰寫提案;突出提案和提案辦理的公開性。推行提案內容、辦理過程、辦理結果、考核評議、評議結果“五公開”,制定路徑圖、時間表,有序推進提案和提案辦理工作,把話語權、評判權交給委員,全面提高提案辦理工作的透明度和滿意度。如縣政協九屆三次會議197名委員提出了194件提案,委員提案撰寫率達到90%,提案合格率達到95%,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快生態旅游試驗區建設、加強農村傳統古村落保護、加大早期楚文化挖掘力度、高度重視農村社會養老”等一批意見建議,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
二、正確處理一般與特殊的關系,既要保障委員權利,更要堅持原則嚴格審查,確保了提案審查的權威性。結合提案審查過程中,存在的“符合提案要求的一般提案不一定所有意見建議都可行,沒能立案的特殊提案不一定所有意見建議都不合理”的問題,保康縣政協嚴格堅持“四項原則”,即:底線原則。凡提案內容以偏蓋全、語言偏激,或為了個人利益提案的不予立案;紅線原則。凡與現行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規劃相背的提案不予立案;主線原則。凡提案議題分散的提案,將根據提案要解決的主要矛盾與問題確定承辦單位;上線原則。凡未立案的特殊提案中合理的意見建議,提案委將及時通過社情民意等方式進行轉化利用,最大限度地保障委員權利。嚴把“四個關口”,即:分類初審關。提案委對提案原件進行認真分類匯總、擬定初審意見;集中會審關。組織提案委員會全體成員對提案進行集中會審,形成提案審查報告;部門聯審關。商請縣委辦、政府辦、編辦等部門就擬交辦單位的職能進行聯合審查;主席會議終審關。將提案聯合審查情況報主席會進行集中討論審議通過,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提案審查的準確性、嚴肅性、權威性。連續兩年提案審查準確率達到100%。
三、正確處理重點與全面的關系,既要保證重點提案的辦理落實,更要保證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確保了提案辦理的整體實效性。提案督辦是提案辦理落實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證。針對提案辦理存在重答復輕辦理、重形式輕實效、重自辦輕協作的問題,保康縣政協采取集中優勢力量重點突破,聯合部門力量“全面開花”,通過領導帶隊重點督、黨政聯合全面督、委員現場評議督、新聞媒體跟蹤督“五督”的方式,有效推動了提案辦理落實,實現了“三個落實”,即:責任落實。通過及時督促承辦單位上報辦理方案、落實辦理責任,形成了抓領導、領導抓,抓專班、專班抓,抓具體、具體抓的齊抓共管的局面;制度落實。保康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關于進步加強案辦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政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提案和提案辦理工作暫行辦法》,進一步規范了提案辦理工作程序,扭轉了過去那種文來文往、會來會去的現象,使提案和提案辦理工作步入了規范化運行軌道;辦理落實。加強與縣委、縣政府督查部門的聯合,組織對那些拖著不辦、頂著不干的承辦單位實行跟蹤問效,有效推動提案辦理落實,提案辦復率達到100%,辦理落實率達到98%。
(保康縣政協提案委副主任 劉時忠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