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2至14日期間舉行的宜昌市政協五屆三次全會期間,委員報到日提交提案數、委員提案數兩項歷史再創新高:人均委員提案數由去年的1.39件上升至今年的1.6件,委員報到日提交提案數由去年的200多條上升到今年的330條。“委員提案數屢創新高,一方面源自‘兩進’工作的堅持,讓委員有了話說;一方面政府部門辦得好,讓委員愿意說。”市政協主席李亞隆這樣評價。
市政協建立“兩進”機制,全市2600多名市、縣(區)兩級政協委員聯合組編,每組聯系一個社區(鄉鎮),在基層建立委員工作室,每季度下社區(鄉鎮)問需、問計,鼓勵委員結對幫扶困難群眾。此外,邀請群眾參與重要會議、重大調研、民主監督等,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提案線索和對重大民生問題的意見。一年來,市政協委員走訪基層群眾8萬余人次,收集群眾意見建議3000余條,1500多人次群眾參與了提案線索征集和調研視察活動,提案思路源源不斷。
市政府在提案辦理中,按照“定領導、定人員、定進度、定質量”的要求,堅持高位推動,健全責任體系;堅持規范操作,提升辦理質量;堅持提辦互動,強化溝通協商;堅持三個結合,突出辦理實效,提案已經解決或采納率達到46.8%。市住建委積極辦理《加快無線城市建設,提高城市競爭力》、《建設智慧宜昌,科學管理城市》等提案,2013年8月5日,宜昌市被住建部納入國家智慧城市試點范疇。同時,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委、市科技局等部門積極與省直部門匯報銜接,爭取項目、資金方面的支持,為落實辦理任務創造條件。
(宜昌市政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