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竹溪縣“四城聯創”指揮部辦公室對城區廢品回收市場秩序整治活動,進行了實地巡查和檢查,督查結果評價為,經過三個多月的專項整治,效果很明顯。
竹溪縣城有24家廢品收購站,且大多是下崗職工和老弱病殘者經營,為了徹底改變這一影響市容市貌的現象,雷建國等3名委員在去年底縣政協九屆二次會議上,提交《關于對廢品回收行業實行集中經營的建議》提案,并提出加強宣傳,統一規劃,部門加大協作,健全行業管理制度等建議被提案承辦單位商務局采納落實。
縣商務局結合全縣開展“四城聯創”活動,與縣公安、工商、環保、城建執法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對305省道及城區經營戶采取“關、停、并、轉”等四項措施,多管齊下整治廢舊物品回收行業秩序,推動了全縣“四城聯創”活動向縱深發展。
“關”。對非法經營戶,包括無照經營、超范圍經營、超期限經營者全部關閉取締,并依法予以處理。
“?!?。對店外經營、占道經營,亂搭亂建、亂堆亂放等影響市容市貌的經營戶,不符合城市規劃管理和“門前四包”相關規定的,作為重點整治對象;對整治不到位的經營戶停業整頓,限期整改;對到期經營戶一律予以注銷;停止受理和辦理新申請戶。
“并”。通過再生資源回收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建設,對符合入園條件的經營性企業全部并入園區,進行統一規劃,產業化運作、規范化管理、規?;洜I,實行一園多區,構建城鄉一體化,輻涉周邊區域性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體系,做大做強“朝陽產業”。
“轉”。對不能入園經營者按照城市規劃網點布局,嚴格規劃審批;對符合法定條件的、達到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的,實行定點經營。通過并轉的方式和相關配套政策支撐同步推進的產業園項目建設,逐步退出臨街經營場所向規定的地點經營轉移,實現臨街經營戶為零的目標。進一步提高整個城市再生資源產業回收與利用的城市化經營管理水平,從而達到整治效果與社會效益“雙贏”的目的,切實提升溪城形象和居民幸福指數。
(竹溪縣政協 吳曉紅 李勝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