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鄖縣教育局在辦理政協委員提案過程中,堅持“實事求是、盡力而為、分類督辦、務求實效”的工作思路,大力創新辦理機制,采取“三審三訪兩轉變”等方式方法,著力提高提案落實率。截止目前,該局承辦的15件提案,與委員見面率達100%,答復率達100%,委員滿意率達100%,落實和基本落實率達86.7%。
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該局承辦的15件委員提案,涉及教育布局調整、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城鄉師資均衡配置、城區部分學校房屋產權改革、校園安全隱患消除、加快發展學前教育等方面,數量多,涉及面廣,辦理難度大。該局把提案辦理工作作為聽民愿,集民智,接受人民監督,實現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徑;作為加強行風建設、改進工作作風、樹立部門形象、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全面推動全縣教育事業健康快速發展。縣政府提案交辦會后,該局迅速召開了全體干部職工會議,學習了鄖政發〔2012〕6號文件精神,進一步認識辦理工作的意義。會后,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局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局相關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辦理工作領導小組和由局分管領導牽頭的15個工作專班。局辦公室負責組織、分解、督促、協調等工作。各領導小組又召開了成員分工協調會,就提案辦理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辦理過程中,局主要領導定期聽取辦理情況,了解辦理進度,研究具體工作,并要求辦理人員要認真處理好每件提案,不得有絲毫懈怠。同時,把辦理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內容,確保了各股室和相關辦理人員以滿腔熱情和認真負責的態度抓好具體工作。
嚴把“三關”,提高質量。一是把好文字材料關,對答復意見實行“三級審定”。辦公室初審。主辦股室根據提案內容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統籌兼顧我縣實際情況,起草答復意見。答復意見起草后交辦公室,辦公室進行“五項審核”:即審核是否準確答復了提案中的問題;審核答復是否符合政策、法規;審核答復態度是否誠懇;審核答復是否還需要和其他股室協商;審核答復文件格式是否規范。分管領導二審。分管領導審閱答復意見后,召集相關股室負責人,對發現的問題再研究討論,形成更具針對性可行性的方案。主要領導終審。答復意見經分管領導審定后,由責任股室與委員見面,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并對答復意見再作修改,最后由局主要領導審簽后,以教育局函件印制,并加蓋印章報縣政府督查室、縣政協提案委員會審批后,送達提案委員。二是把好辦理見面關,對政協委員開展“三次走訪”。辦前拜訪。與提案委員進行聯系,加強溝通,交換看法,就關鍵問題達成共識,從而準確把握提案辦理工作的重點,增強了辦理的針對性和效果。辦中走訪。堅持與提案委員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向他們通報工作進度,讓他們了解并掌握辦理工作的整個過程。并且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邀請提案委員直接參與提案的辦理。辦后回訪。每件提案辦理結束后,由責任領導帶領相關股室負責人、承辦人登門回訪政協委員,當面反饋辦理結果,填寫《政協委員辦理情況征詢意見表》,進一步征求意見。三是把好辦理質量關,在辦理方式上實行“兩個轉變”。變“你提我答”為雙向交流。加強與政協委員的溝通聯系,及時聽取意見,不斷改進辦理工作方式,提高了辦事效率,取得了良好效果。變“文來文往”為“人來人往”。局分管領導親自帶隊深入到相關鄉鎮、村組、社區、學校,主動聽取政協委員對辦理工作的意見,與每一位代表(委員)“面對面”溝通,進行“零距離”接觸。部分政協委員家住邊遠山區,交通十分不便,相關股室負責人克服困難,經過多次電話聯系后,上門征求意見。如家住劉洞鎮的吳俊香委員、家住胡家營鎮的楊成香委員等與有關負責人會面后,對該局干部職工務實的工作作風給予了較高評價。
(鄖縣政協 王兆忠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