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宜都市環保局承辦政協提案16件,其中主辦件9件,會辦件7件。提案內容主要涉及流域水環境治理、生態與農村環境保護、環境監測、環境污染投訴等。在實際工作中,市環保局按照“立足全局、圍繞中心、抓住關鍵”的原則,將政協提案辦理作為政務督查工作的重點,圓滿地完成了辦理工作,所有提案見面率、辦結率、滿意率均為100%,實現了讓委員滿意、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目的。
為提高提案辦理質量,市環保局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把提案辦理工作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和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認真調查研究、著重抓好整改、加大執法力度等措施,解決存在的環保熱點難點問題。
注重實地調研,是做好提案辦理工作的基礎環節。根據提案的內容,環保局組織部分鄉鎮和相關單位,深入現場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為問題的解決提供事實依據。如在辦理張勇委員提出的《關于漁洋河流域水庫網箱養魚有關水質污染以及安全隱患應予取締的建議》過程中,為了解漁洋河網箱養殖情況,辦理人員多次到現場查看,走訪周邊居民。據調查,漁洋河流域水庫網箱養魚情況十分復雜,因漁洋河流域涉及到汛期大壩防洪安全,熊渡庫區和香客巖庫區的網箱養殖戶均未辦理水域灘涂養殖證。對于熊渡庫區的網箱,市水產局已告誡養殖戶不投餌,而對于香客巖庫區的無證網箱養殖行為,市防辦、熊渡電業集團、市水產局一直在動員當事人自行拆除養殖設施。2013年汛中,香客巖庫區5戶網箱被迫置于河道中央,影響大壩防洪安全,市水產局漁政執法機構對5名當事人以未辦理養殖證從事養殖生產立案調查,并依法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我們及時將調查情況反饋給委員,并進行了詳細解釋。同時,將近五年的漁洋河水質達到Ⅲ類水體標準范圍的監測數據向張勇委員進行了通報。該提案的辦理,張勇委員表示非常滿意。下來,環保局表示將結合《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進一步核查網箱養殖和其它水污染情況,專題呈報市政府。
加強溝通協調,是提高辦理質量的重要環節。在辦理提案過程中,環保局十分注重與委員們的溝通交流,爭取委員的理解和支持,確保辦理工作順利進行。一是堅持做到“三聯系”,即辦理前聯系、辦理中聯系、辦理后聯系,及時反饋各階段辦理情況,對于能解決的問題,立即解決,對于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實事求是地說明情況,誠懇地做好解釋和溝通工作。二是積極主動與提案聯合辦理單位溝通協調,對由環保局協助辦理的提案,我們認真按照職責要求,積極與主辦單位聯系,及時提交協辦意見,以便主辦單位參考或采納。三是堅持責任領導帶領承辦人員上門走訪政協委員,聽取意見,加強溝通交流,讓委員們參與提案的辦理,了解提案辦理的全過程,做到提案辦理公開、透明,及時解決辦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在辦理《關于加大科技創新和治理力度,減輕磷石膏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的建議》提案中,環保局辦理人員向尹正平委員詳細介紹了全市磷石膏產生現狀,產生原因以及應采取的環保措施。同時邀請他參加了華章新型建筑材料公司、鑫強建筑材料公司和宜化楚星等企業關于磷石膏綜合技改再利用項目消除磷石膏污染的可行性座談會,共同探討了關于科技創新減輕磷石膏對生態環境的未來規劃。該提案的辦理過程和辦理結果得到了尹正平委員的高度認可。
抓好重點整改,是落實好委員建議、促進工作改進的重要措施。環保局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列為重點,集中力量辦理,對存在的問題加大整改力度,將提案落到實處、辦出成效。如環保局將蔡良鳳等6位委員提出的《關于對農村畜禽養殖污染進行治理的建議》列為重點提案,主要負責人多次與市畜牧局、市規劃局研究,按照《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643號)的要求,編制我市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規劃、劃定畜禽規模養殖紅線和禁養區,嚴格控制規模養殖場建設,防止產生新的污染。同時,加大對全市規模豬場的污染治理,督促納入今年養殖污染治理的88家養殖業主完成治污設施建設。目前除4家已轉行外,其余84家于本月底全部完工。又如,李玲等4位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強預防及治理我市霧霾天氣的建議》,環保局以減排工作為龍頭,通過落實目標責任、加大監管力度等措施加以解決。嚴格項目準入,從嚴控制審批新增大氣污染的建設項目。持續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重點整治工業企業和重點行業的大氣污染環境違法行為,三年來,環保局共辦理大氣污染信訪投訴490件。同時,加強城市道路保潔和建筑施工揚塵管理,嚴查露天焚燒秸稈等農作物廢棄物行為,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1-9月,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為97.4%,比去年同期上升0.3個百分點。
(宜都市政協 鄭強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