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畜牧獸醫局認真辦理政協提案,積極采納委員建議,切實加強畜禽養殖管理,取得明顯成效。
針對農村養殖缺乏規劃布局,“遍地開花”,且污染嚴重的實際,在今年召開的政協枝江市五屆三次全會上,趙希蘭委員提出了“規模化養殖應劃定區域,加強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的提案。她建議,應該以鎮村為單位,選擇合適地方統一規劃建設、集中處理養殖污染。
枝江市畜牧獸醫局根據委員建議,組織相關技術人員,深入全市9個鎮60多個村,實地進行調研,采取過硬措施,加強畜禽養殖管理,有效推進了畜禽規模養殖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一是統籌規劃畜禽養殖區域。市畜牧獸醫局制定出臺了《枝江市畜禽養殖區域布局規劃》,明確劃定了宜養區、限養區和禁養區,市畜牧獸醫部門負責對養殖場的選址布局、設施設備、防疫管理、糞污處理等方面進行嚴格把關。二是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辦理程序,嚴格準入。對養殖場、養殖小區申請提交的《動物防疫條件申請表》及文字材料進行認真審核,指定專人到場、區實地審核設施設備情況。三是明確動物養殖、屠宰等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要求業主按照《枝江市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規定》,對病死畜禽嚴格實行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減少病死畜禽對環境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阻斷疫病源。四是對已建成的畜禽養殖場進行排污整治。今年治理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25家,進一步擴大污染治理覆蓋率。五是加強監管,建立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長效機制。利用鎮村公告欄,設立舉報電話,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對養殖環境予以監督。
(枝江市政協 李紅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