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提案引發區政府領導問計政協委員
為落實好十堰市委書記、市長周霽年初調研城區交通狀況時的指示:“打通主動脈,疏通交通大循環,接通斷頭路,疏通微循環,力求形成主干道、次干道、小巷道交互聯通的格局”,盡快解決城市西部交通堵塞問題,市政協委員官開意據此提出《關于解決市區西部交通堵塞的建議》提案,張灣區政府及區住建、規劃、綜合執法等職能部門積極辦理,舉一反三,延伸了提案辦理效果。
近日,十堰市張灣區副區長王康樂率區住建、規劃、綜合執法等部門負責人,主動登門拜訪區政協,就張灣區全域謀劃、規劃建設好區域性城市示范區等城市建設工作,向政協委員問計。
十堰市張灣區屬十堰老城區,因前些年規劃滯后、三產業發展空間不足、舊城區及城中村改造緩慢、項目建設失地農民安置難等諸多“焦點”問題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今年轄區政協委員所提提案涉及城市建設與管理工作高達27件。
十堰市張灣區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變壓力為動力,推行提案與負責人對接、“限時辦結銷號制”、“向社會公開征集城市建設管理金點子”、“問計于省市規劃、城建專家及政協委員”等方式,使城市建設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截止目前,漢江路、車城西路兩側舊城改造已啟動,1000戶農村危房已改造完畢,柏林、黃龍、方灘城鎮規劃緊鑼密鼓實施,轄區24條背街小巷泥巴路改造已近尾聲,花果、紅衛、漢江、車城4個街道違章建設已遏制。
在當天向政協委員“問計會”上,十堰市、區政協委員官開意、張有義、王義紅、劉剛等“不斷出招”:張灣舊城區城市建設管理最大的不足在于沒有發揮好規劃對城市建設及管理的規范和引領作用,區政府應站在區域性中心城市示范區的高度全域規劃,加大規劃編制經費投入力度,學習外地先進經驗,在鄉鎮街道、村(社區)配備規劃協管人員;樹立連片開發理念,統籌資源、產業和發展前景抓好規劃工作;強化全區干部群眾關心城市規劃、監管規劃執行的責任義務,樹立“我該管、我要管”意識,力求城市規劃民主化、公開化、信息化,做好市規劃院與張灣區地方政府及群眾“規劃智慧”的對接;城區路網規劃建設應形成內外大循環,重點項目建設拆遷戶過度住房可建活動板房解決;區政府及城建部門應加大向上爭取支持力度,進一步重視支持本區品牌建安企業(三豐公司)做大做強;要把倒危房重建工作當做重點項目對待,按照集中上樓安置原則,整合各部門力量協力辦好民生工程……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早已過了下班時間,區政府副區長王康樂及住建局、規劃局等部門負責人仍在不斷點頭,虛心納聽,認為這樣的一個“問計會”對政府工作如同一場“及時雨”,而政協委員們也認為區政府虛心“納諫”更加激發自身履職積極性,實現了“互動雙贏”。
(十堰市張灣區政協 林立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