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當筆者步入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龍鎮中心小學時,一所富麗堂皇的學校呈現眼前。教學樓莊雅大氣,辦公樓個性獨特。房體朱紅,古香古色,彰顯濃烈的書香氣息。這是區、鎮兩級政府認真落實盧必連等政協委員及人大代表的提案,建起的新學校。
一所農村集鎮中心小學,辦學條件在全區乃至全市堪稱一流。師生們告訴筆者這是區鎮各級黨政領導認真落實和辦理政協委員建議的結晶。龍鎮小學因原校地處集鎮鬧區、校園面積狹窄、辦學條件差等因素的影響,嚴重制約了教育教學。政協委員盧必連、人大代表李正楷等為此提交建議,呼吁相關部門盡快籌措資金對該校實施整體搬遷。此建議得到了鎮人大、政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2005年10月18日,當時主管教育的饒玉梅副區長帶領區政府辦公室、區發改局、區林業局、區建設局、區教育局等領導前來會同龍泉鎮委、政府,對龍鎮小學遷建召開專題會議,并成立了遷建領導小組。2005年11月11日,夷陵區發展和改革局行文,批準龍鎮中心小學整體遷建工程立項。同意新建學校占地24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容納學生1200名,決定項目總投資800元,2006年5月16日破土動工。鎮人大和區鎮領導為協助征地,手續審批、資金來源等日夜操勞。饒區長在上海掛職工作時還多次通過電話,指揮遷建運作。在回宜途中,饒區長又繞道專程察看龍鎮小學的遷建情況。
區人大代表、龍泉鎮中心學校總干事李正楷同志為建校,2006年一個暑假他僅休息了4天,當時他愛人生病住院,李干事請人護理妻子,自己卻堅守建校工作崗位。
因為有政協委員認真履職,他們聽民聲、表民意,不辭勞苦;正因為有這些重視教育的各級好領導,一所總投資900多萬元的一流學校,拔地而起,日前,8000多名小學生已搬進了新學校。
(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政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