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截止目前鄖縣已建成20 個養殖小區,如柳陂鎮高嶺村和黎家店村生豬小區、白桑關鎮東良河村和白浪鎮楊溝村肉牛小區、楊溪鋪鎮財神廟村蛋雞小區等,這些小區既美化了農村人居環境,又顯著提高了養殖效益,起到了極大的輻射帶動作用。全縣10月份生豬存欄23.54萬頭,同比增長19.4%,出欄16.35萬頭,同比增長9.6%;牛存欄7.6萬頭,同比增長1.3%,出欄0.7萬頭,同比增長16.7%;禽存籠185萬只,同比增長16.7%,出籠92.3萬只,同比增長10.5%,畜牧業產值達到3.53億元。這是該縣認真落實委員提案,加速發展畜禽生態規模養殖的結果。
在今年年初召開的縣政協十二屆二次全會上,駱德芳委員提出了《關于推進生豬生態規模養殖小區(場)建設的建議》,縣委、縣政府對該提案高度重視,成立了“鄖縣發展畜禽生態規模養殖小區領導小組”,制訂了《鄖縣關于發展畜禽生態規模養殖小區實施辦法》,下發了《關于突破性發展畜牧業的決定》、《鄖縣創建畜牧大縣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4月21日,縣委書記、縣長柳長毅,縣委常委、副縣長趙學國深入縣畜牧局現場辦公,專題調研畜禽生態規模養殖推進工作。縣畜牧局按照“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合理布局、相對集中、規范管理、政府引導、市場動作、業主經營、部門服務”的原則,通過制定優惠政策、提供便捷服務、建立激勵機制等措施,吸引業主大力發展畜禽規模養殖。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已建成的20個養殖小區,均達了“三高”,即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實現了“三有”,即有目標、有規劃、有特色。此外,我縣在建規模養殖小區4家,其中萬頭養豬場兩家,預計11月底完工,3000頭養豬場1家,5000頭養豬場1家,預計年底完工;擬建規模養殖小區12家,其中年出欄生豬1000頭的4家,年出欄生豬500頭的8家。
(鄖縣政協 王兆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