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空氣濕度大,我家田里的西紅柿大量落果。多虧了‘田秀才’開的配方,才控制住了病情。”日前,鄖縣白浪鎮白浪村農民孫容娃激動地對筆者說。這是該縣落實委員提案,大力實施“科技入戶”工程的一個縮影。
為了充分發揮鄉土人才在農業生產方面的示范帶動優勢,該縣政協委員焦成林在縣政協十二屆二次全會上提出《關于大力實施科技入戶工程的建議》。縣委縣政府認真落實該提案中的意見和建議,篩選出1000多名科技信息靈、農業技術精、不講索取樂助人的鄉土人才,建立健全了縣、鄉、村、戶四級科技推廣網絡,由縣農技推廣中心專家通過 “傳、幫、帶”等形式,為這些鄉土人才免費定制了“科技套餐”。這些鄉土人才既可以參加集中培訓 “吃大鍋飯”,又可以在自己的示范田里 “吃小灶”,還可以到農技中心“吃自助餐”,讓他們真正擔當起傳遞信息、傳授科技、全程服務的科技推廣主力軍重任。這些 “田秀才”除了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外,常年活躍在田間地頭,隨叫隨到,對農作物不同生長階段的管理、用藥、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技術指導。
據統計,千余 “田秀才”已先后引進推廣先進技術60多項,引進新品種30多個,培訓農民3萬多人次;目前該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覆蓋率達到91%以上,科技在農業經濟中占的份額上升到42%。
(鄖縣政協 王兆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