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有所醫,政協委員在關注
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推廣,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的問題;《勞動合同法》的實施,解決了在職職工的就醫問題;單位干部職工享受著國家公職人員醫療保險,城鎮低保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也都能享受到福利政策……國家公職人員、企事業單位職工、農民都享受到了“病有所醫”的實惠。但還有一大部分城鎮居民既無就業能力,又不夠農村合作醫療條件,病有所醫無法實現,因病致貧現象仍然突出。
玉陽辦事處一名才36歲的下崗職工,不幸地患上了白血病,因不能參加合作醫療,面對昂貴的醫療費,只好找親戚朋友借錢,使家庭和親友們都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重負不堪。老百姓的疾苦,弱勢群體的遭遇,政協委員們看在眼里、愁在心上。
在今年元月召開的政協當陽市六屆二次會議上,袁斌、唐明翔等8位委員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建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建議》,當即被列為第46號提案。該提案引起了政協委員的強烈共鳴,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一件提案,傾注了政協委員的關愛;一條建議,架起了政協委員與人民群眾的“連心橋”。
心系弱者,政協委員在行動
提案迅速被轉交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承辦,恰逢國家、全省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正在試點開展,政協委員們都把目光聚焦到了這里,廣大市民也為即將享受到的實惠奔走相告。
為了促進提案的有效落實,市政協一邊組織部分委員赴外考察,一邊組織委員深入城鎮居民家中調查了解情況,主動加強與承辦單位的溝通聯系,發揮政協優勢,積極建言獻策。
在政協委員們的關注和支持下,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通過廣泛的調查摸底,迅速拿出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工作方案和實施細則,并提請市委常委會、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
政協委員們處處以人為本、想人所難、急人所需、謀人所求,解決了部分群眾的需求,促進了社會的和諧與發展,真正實現著、發展著、維護著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市民叫好,政協委員在期望
“現在,政府給予一部分補助,我每年只需繳納200多元就可享受醫療保險的實惠,政協提的好、政府做的好呀!”前來辦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市民無不這樣欣然說道。
為了讓更多的城鎮居民實現參加醫保的迫切愿望,讓城鎮居民共享改革成果,市政協及時向相關部門出主意、想辦法。最終,凡本市行政區域內不屬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制度覆蓋范圍的中小學階段學生(包括職業高中、中專、技校學生)、少年兒童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等,均可自愿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按照政府資助、政策扶持、居民個人自愿參保繳費的辦法,重點保障城鎮非從業居民,特別是“老、少、殘、貧”等人員的大病醫療基本需求,參保不設門檻,不受年齡和疾病的限制,具有繳費較低、待遇較高、醫療消費簡便等特點。
(當陽市政協 張勇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