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是履行人民政協職能的一個重要方式,是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一種重要載體,是協助黨和政府實現決策民主化、科學化的一條重要渠道。近年來,竹山縣政協把提案工作作為政協全局性的工作來抓,切實加強對提案工作的領導,遵循“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高質量、講求實效”的提案工作方針,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服務經濟建設大局、維護人民群眾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為目標,積極探索提高提案質量、辦理質量、服務質量的方法和途徑,認真總結新經驗、新方法,切實發揮政協提案在促進全縣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中的作用。
抓基礎,努力提高提案質量,實現由數量型提案向質量數量型提案轉變
提案質量是提案工作的生命,是辦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礎。竹山縣政協通過認真抓好征集、調研、培訓、立案、加工等“五個環節”,有效地提高了提案的質量,實現提案由數量型向質量數量型轉變。
做實征集環節,拓寬提案渠道。把組織委員撰寫提案作為貫穿提案工作的一條主線,提案征集工作從平時做起。我們注意引導委員做到“六個結合”:提案工作和調查研究結合,與視察考察結合,與專委會及鄉鎮委員活動組活動結合,與信息工作結合,與學習結合,與本職工作結合。要求委員提案做到“六多六少”:多提改革發展穩定和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提案,少提只反映個人、單位、團體利益的提案;多提情況清楚,分析透徹,建議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的提案,少提只有情況,沒有深入分析,沒有具體建議的提案;多提切合本地實際且在本級黨委政府權屬范圍內的提案,少提雖然符合實際但不在本級黨委政府權屬范圍內的提案;多提雪中送炭、解困救急的提案,少提錦上添花、貼金抹粉的提案;多提筑巢引鳳、聚財生蛋的提案,少提要錢要物的提案;多提出點子、出主意、出實招,可操作的提案,少提空泛籠統的提案。
加強調研環節,夯實提案基礎。科學選題,把準方向,是提案取得實效的關鍵。縣政協通過委組活動議題目,聯席會議交流題目,請黨政領導出題目,到群眾中搜集題目,請離退休老同志出點子等方法,編寫《提案參考選題》,努力使委員做到找準角度,精選題目。深入調研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提高提案質量的基本功。縣政協加大力度,每年11月份,組織專委會、鄉鎮委員活動組開展調研月活動,專門為政協全會準備提案。
強化培訓環節,提高委員素質。委員素質是提案質量的基礎。學習培訓,是提高素質的基本方法。制定委員學習計劃,舉辦委員培訓班,學習提案知識,規范內容、規范形式,幫助委員了解國情、縣情,增強委員提案意識。同時堅持會中培訓,政協領導和各委組主任,注意在各種會議上引導委員選好題,提出高質量的提案,使教育引導經常化。
嚴格立案環節,提高立案質量。把好立案關口,是提高提案質量的重要環節。隨著對提案質量重要性認識的提高,我們加大了審查力度,嚴把立案關口,對不具立案條件的,堅決不予立案。嚴格立案程序,是保證提案質量的必要環節。每年的提案,我們都經過了“四審”:全會期間提案委初審,全會后提案委員會主任會員細審,然后提案委再審立案,最后提案委員會和縣委辦、政府辦聯審并確定提案承辦單位。這幾審中,分管提案工作的副主席自始至終參加。對不立案提案,由提案委員會認真回復,說明原因,保護委員提提案的積極性。
細化加工環節,確保交辦質量。提案立案后,仍有部分提案不夠完善。我們在尊重提案者本意的基礎上,認真對每份提案進行文字把關,進行必要的修正加工,并讓提案者配合對一些內容進行修改補充。對提案進行綜合整理,從中挖掘一些有價值的線索,為調查研究提供課題,為參政議政提供問題,為視察考察提供專題,為社情民意反映提供議題,既能深化提案內容,還能促進提案辦理,也能促使提案工作與政協整體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近年來,縣政協較有成效地進行“菜籃子”工程建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建設、新農村建設、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等問題的專題調查,都和委員提案提供的線索有關。
抓落實,著力提高提案辦理質量,實現由答復型辦理向落實型辦理轉變
提案辦理,重在落實和解決實際問題,發揮提案的經濟社會效益。再好的提案不去辦理落實,也是一紙空文。辦理落實提案是政協和提案承辦單位的共同目標。提案審查立案后,竹山縣政協把辦理落實提案作為一個關鍵環節來抓。
堅持集中交辦。每年全會閉幕后,對確定立案的提案,由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召開會議及時集中交辦,承辦單位的負責人參加會議。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每次都要就辦理的原則及要求提出明確的意見。縣政府以文件將辦理任務分解到各個承辦部門,明確辦理時限、辦理要求和每件提案的辦理責任領導。黨群序列承辦提案較少,縣委辦公室下發文件安排辦理工作。
堅持領導批辦。對事關全局的重要提案由主要領導親自閱批,其它提案按照領導分工,逐件閱批辦理,并明確規定對提案的回復意見,未經分管領導簽字,不得答復提案人。
堅持上網督辦。將立案提案的交辦情況在《竹山政協網》公布,公開提案基本情況、責任領導、承辦單位、責任人。對涉及面廣、內容重要、辦理難度較大的提案,隨時通報辦理進度,促進所提問題的解決和落實。
堅持面辦和現場辦。對有些情況比較復雜,必須到現場辦理的提案,堅持由綜合職能部門牽頭,把提案單位和提案人召集到現場,通過看現場、查情況、找原因、定措施,使提案現場得到辦理落實。
堅持多頭提案聯合辦。對涉及到幾個部門和單位,一家難以辦理的提案,積極協調組織有關承辦單位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明確主辦、協辦單位職責,共同商定措施,分別落實,較好地解決了推委扯皮現象。
堅持標準認真辦。縣政協在辦理中不僅堅持以政協委員滿意為標準,而且還征求提案所涉及群眾的意見,將群眾滿意作為最高標準,進而提高了提案的辦理實效,促進了眾多民生問題的解決落實。
抓配合,提高提案服務質量,實現由短期中轉站式服務向長期保姆式服務轉變
提案工作是一項具有全局性、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它包括了提案的提出、辦理和服務三個方面。提案質量、辦理質量和服務質量是構成提案整體質量的三個重要環節。它們相輔相成、相互依托、相互促進。提案質量是前提,辦理質量是目的,服務質量是提案質量、辦理質量的有力保障。竹山縣政協堅持以服務質量的提高來推動提案工作水平的提升。在工作中堅持四個密切配合,提高提案服務質量,實現由短期中轉站式服務向長期保姆式服務轉變。
與縣委、縣政府密切配合。征集提案,始終圍繞黨政工作中心。辦理提案中密切合作,高標準、高質量地盡快辦好政協委員提案。全會期間,商請縣委督辦室、縣政府督查室分管提案辦理工作的同志參加提案審查;提案交辦過程中,密切與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的合作,做好分辦工作;提案交辦后,積極配合縣委督辦室、縣政府督查室做好提案督辦工作。
與辦理單位密切配合。通過認真研究辦理提案的方式方法,各承辦單位普遍形成“召開一次專題會議、成立一個領導小組、制定一個辦理方案、組建一個落實專班、開展一次專題調研、形成一個回復文件、建立一套有效的獎懲制度”的“七個一”提案辦理機制,做到了“五定三保”,即定領導、定股室、定程序、定時間、定效果(按時答復率100%、委員滿意率100%,采納落實率90以上%),保證辦案質量,保證委員滿意,保證群眾滿意。
與提案人密切配合。積極為委員提供服務,幫助委員知情明政,提高提案質量。牽線搭橋,促進提案人與承辦單位溝通,提高委員滿意率。針對不同方面的提案,分別召開提案人、承辦單位、提案委“三會面”會,請承辦單位匯報他們落實政協提案的做法,和提案人一起共商提案解決辦法,溝通思想,達成共識,提高辦案工作的滿意率。
與新聞媒體密切配合。重視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作用,主動邀請縣新聞單位參加提案委員會組織的協商辦案、專題座談等有關重要活動,隨行采訪報道,特別是加強了對一些質量較高、經過認真辦理產生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案,以及辦理提案成績突出的承辦單位的宣傳。幾年來,運用報刊、電視、廣播、政協網站和政協工作內刊等多種有效形式,加大對提案工作的宣傳力度,把民主監督與輿論監督相結合,促進了提案辦理工作和提案效益發揮,擴大了政協提案工作的社會影響。
(竹山縣政協侯金玉 供稿)